歡迎您的到來,我們專注于分享物業管理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最新動態。如果您對物業服務質量,物業管理制度、行業法規等話題感興趣,歡迎您關注我。在這里,我們將一起探索和學習,共同推動物業管理行業的健康發展。期待您的加入!
小區一夜之間陷入癱瘓,垃圾堆積如山,電梯停擺,門禁大開——這不是災難片場景,而是物業突然撤場后的真實寫照。
清晨,家住江西豐城市蔚藍云境小區的張先生推開家門,一股惡臭撲面而來。樓道里垃圾堆積如山,電梯指示燈全部熄滅,小區大門敞開著,保安亭空無一人。一夜之間,物業公司突然撤場,留下1156戶居民陷入混亂和無助。
“地下車庫歸屬有爭議,部分業主想免費停車就拒交物業費,結果物業收不上錢只能撤了。”小區開發商工作人員無奈解釋。而在福建泉港區錦祥商住樓,邱女士面對同樣的困境:“垃圾堆了幾天,蚊蟲滿天飛,這日子怎么過?”
01 物業撤場潮,誰之過?
近期,物業突然撤場事件在全國多地頻發,業主生活陷入混亂。在江西豐城蔚藍云境小區,業主們因地下車位歸屬糾紛集體拒交物業費,導致物業公司收繳率過低無法運營,最終選擇撤離。
物業撤場絕非一時沖動。開發商工作人員透露:“地下車庫車位月租金從300元降到240元,在周邊已算便宜,但部分業主堅持免費停車,拒交物業費。物業經營困難,只能離開。”
江蘇昆山華府莊園則上演了另一幕:綠升物業因物業費調價分歧撤場,業委會不得不緊急引入萬科物業臨時托管。表面是物業費爭議,實質折射了當前物業管理中尖銳的供需矛盾與信任危機。
法律明確規定,物業撤場需提前告知并完成交接。《物業管理條例》要求物業服務企業合同終止時,必須移交物業管理用房和相關資料。福州市新修訂的規定更明確要求物業在合同終止后30日內完成交接。
02 48小時自救行動指南
第一步:立即成立應急小組(黃金24小時)
物業撤場消息確認后,首要任務是建立臨時指揮中心。如有業委會,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若無,每棟樓應火速推選1-2名熱心業主代表組成應急小組。
蘇宿工業園區朗詩·蔚藍雅苑小區物業撤場時,物管會主任王鑫帶領團隊創造了“自救奇跡”:面對858戶未參與表決的業主,17名工作人員在4個多小時里打了858個電話,硬是把業主意見收集齊全。
第二步:守住安全衛生底線(48小時攻堅)
安保巡邏組:立即組織業主志愿者排班巡邏,重點守護大門崗亭和監控室,防止小偷趁虛而入。檢查消防通道是否暢通,滅火設備是否完好。
環境衛生組:火速聯系清潔公司簽訂短期垃圾清運合同。泉港區錦祥商住樓的教訓警示我們:垃圾堆積超過三天就會引發衛生災難。同時立即對接電梯維保單位,確保特種設備安全運行。
第三步:啟動法律與行政程序(72小時關鍵期)
向政府部門緊急求援:立即向街道社區、區住建局(房管局)書面報告。根據《物業管理條例》第五十八條,主管部門有權對違規撤場行為進行處罰。福州新規更是明確,對拒不交接的物業可處1萬至10萬元罰款。
強制物業履行交接義務:在政府部門監督下,要求原物業移交關鍵資料:業主名冊、設施設備圖紙、公共收益賬目、維修基金使用記錄等。江西豐城案例警示:若無交接主體,預收的物業費都無法退還。
03 物業費誤區與法律紅線
許多業主誤以為物業撤場后“欠的物業費不用交了”,這是危險誤區。物業撤場不等于債務消失。《民法典》第944條明確規定,只要物業按約提供服務,業主就需支付費用。
“物業費是小區運轉的‘血液’,欠費會導致惡性循環。”法律專家強調,“新物業入駐前,業委會或街道會清算舊賬,欠費業主照樣被追討。法院可強制執行,甚至影響個人征信。”
在泉港區錦祥商住樓,長期欠費導致物業撤場后小區陷入癱瘓。山腰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坦言:“部分居民拖欠多年物業費,物業無奈撤離。現在只能臨時協調清理公共區域垃圾,根本問題還需業主自籌資金解決。”
04 重建家園的路徑選擇
過渡期管理方案
緊急服務外包:與清潔、安保公司簽訂1-3個月短期合同,確保基礎服務不斷檔。設立透明公共賬戶,業主按戶預籌資金,所有收支實時公示。
維修資金應急使用:福州已建立專項維修資金緊急使用制度,業委會可據此申請資金解決電梯故障、水管爆裂等緊急問題。
新物業選聘策略
1. 業主大會定方向:投票決定未來管理模式——自管、業委會代管或選聘新物業。
2. 陽光招標防陷阱:通過街道指導或專業平臺公開招標。蘇宿工業園區的成功經驗是:篩選4家優質物業供業主投票,最終金碧物業以90%收繳率證明實力。
3. 簽訂“防跑路”合同:新合同中明確服務標準、收費明細、考核辦法和退出機制,并報送住建部門備案。
江蘇昆山華府莊園的電梯重新運行起來了,萬科物業的保安開始24小時值守;蘇宿工業園區朗詩·蔚藍雅苑小區的業主們驚喜地發現,新物業不僅修復了所有損壞設施,還推出了年度十大便民實事。
物業突然撤場,反而成了小區覺醒的契機。當江西豐城蔚藍云境的業主們最終坐下來與新物業協商時,他們比任何時候都清楚:按時繳納物業費不是對物業公司的妥協,而是對自己家園的投資;監督服務質量不是找茬挑刺,而是守護共同的家。
社區治理沒有旁觀者,好小區是全體業主“共治”出來的成果。當垃圾清運車再次駛入泉港區錦祥商住樓,邱女士和鄰居們終于明白:物業合同可以終止,但對家園的責任永不撤場。
(本文案例來源于公開報道,觀點僅供參考。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如果你認同本文觀點,請點贊、在看、轉發!
只有更多人關注,小區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關注我,了解更多的物業管理方面的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