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省最新估算顯示,為航空自衛隊F15戰斗機加裝"防區外導彈"的改裝及測試等相關費用將超過1萬億日元。另據日本防衛省相關人士透露,這一費用預估較原計劃膨脹超1.5倍,原定2027年度完成的改裝機部署計劃也極可能延期。
F15作為1970年代美軍開始列裝的機型,空自的改裝計劃是所謂中國海洋擴張背景下日本防衛強化的核心項目之一。該計劃擬對空自現役200架F15中較新的68架進行改造,使其能夠搭載射程約900公里的對地攻擊導彈"JASSM-ER",同時加裝新型雷達和電子戰系統等設備。三菱重工將獲得原開發商美國波音公司的技術支持進行改裝,預計該機型將服役至2050年前后。
日本防衛省2021年度估算68架改裝及測試總費用為6465億日元(約合313億元)。但受開發測試費用增加、日元貶值及通脹影響,今年3月測算總額已飆升至10016億日元(約合484億元)。雖然F15搭載防區外導彈的改裝工作自2019年度啟動,但因費用膨脹曾在2021年度被迫調整計劃。最新情況表明即便在新計劃下仍未能遏制成本上漲。相關人士透露,今春以來防衛省已向制造商方面通報"原定2027年度的改裝機部署預計推遲"的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空自F15預定搭載的導彈已從2023年度起編列預算,預計2027年度后開始部署。因此,日本防衛省人士擔憂可能出現"彈藥到位但搭載戰機尚未完成改裝"的尷尬局面。
結語
日本對F-15J戰機的現代化改裝,本質上是面對中國軍事崛起與區域力量失衡的被動應對。盡管通過加裝APG-82(V)1雷達、電子戰系統和防區外導彈(如JASSM-ER),這些四代機獲得了有限的戰力提升,但面對中國殲-20隱身戰機與殲-16"炸彈卡車"的體系化壓制,其技術代差和數量劣勢仍難以彌合。歷史證明,依靠美國技術輸血和冷戰思維下的"打補丁"式升級,無法扭轉日本在亞太空中力量競賽中的頹勢。當中國六代機項目已悄然布局時,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未來,或許正如其F-15J的機體壽命一樣,正逼近不可逆的臨界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