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酷暑外賣戰比熱浪還猛正在改寫中國市場
濟寧新區夾餅店的李女士至今難忘2025年7月12日午后平臺突然上線的“三塊六夾餅”促銷活動,短短一個小時接單量突破五十單,油鍋溫度始終難以提升,廚房場面一度陷入混亂。
消費者小宋在淘寶搶到優惠紅包后,用券下單了一份麻辣燙,自感午餐幾乎免費享用,興奮不已。她表示本周的午餐全部由平臺“買單”,周圍朋友都在搶購特價商品。然而商家利潤空間被壓縮,配送員則在酷暑中如同置身蒸籠般奔忙。
7月16日下午,美團本地業務負責人王莆中首次公開談及過去四個月的市場爭奪戰。這場風波源于高達800億元的巨額補貼投入,究竟最終誰能守住市場陣地?王莆中發言背后的真實意圖又是什么?
美團首次公開回應,直言被迫加入?
面對京東與阿里的強勢補貼攻勢,美團終于做出回應。據王莆中介紹,美團原本無意參與價格戰,但為維持生存不得不被動應戰。同時他指出當前訂單中存在大量虛假交易,實際含金量不高。
補貼大戰愈演愈烈
自2025年4月起,京東率先宣布投入百億補貼,阿里隨即跟進推出600億元補貼計劃,通過滿減和免費購物等手段瘋狂擴張市場份額。美團則在7月5日和12日分別完成1.2億和1.5億零售訂單,較去年同期增長超四成,令人難以理解。
外賣是本地生活入口
王莆中坦言,美團無暇顧及其他主業,甚至放棄轉型AI的機會。他強調外賣是本地生活服務的關鍵入口,一旦失守將嚴重影響未來競爭格局。數據顯示,美團外賣貢獻了集團七成以上營收,若市場份額持續流失,將極大阻礙零售和社區電商等新業務的發展。
補貼堆砌的虛假繁榮
盡管訂單數量持續攀升,王莆中卻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增長如同沙灘上的城堡般脆弱。以7月12日為例,當日訂單總量高達1.5億單,但其中“神搶手”和“拼好飯”等低價商品占比超半數,平均每單消費不足十五元。
虛假繁榮沖擊平臺利潤
這種虛假繁榮直接侵蝕平臺盈利能力,美團外賣運營利潤率已由去年的4%下滑至3%左右,平均每單利潤尚不足以購買一瓶礦泉水。更令人困擾的是商家陷入兩難境地:不參與促銷活動難獲訂單,加入補貼行列又面臨虧損。
商家、騎手與消費者的困境
北京南城香餐廳負責人汪國玉表示,外賣大戰期間線上訂單占比升至四成半,但客單價下降近兩成,整體盈利減少。貴州遵義紅花崗區餐飲協會指出,巨額補貼導致商家難以維持正常經營,消費者體驗下降,配送員工作強度劇增,三方均未受益。
行業生態遭受沖擊
惡性競爭不僅影響利潤,更改變行業格局。美團原計劃推出的騎手福利政策(如養老補貼、免罰超時)因戰事激烈被迫擱置。騎手為提高接單量每天工作超12小時,酷暑中頻現中暑及交通事故。
低價競爭下的食品安全隱患
部分商家為壓縮成本使用劣質食材,導致客戶滿意度下降,投訴量同比增加三成。
商家叫苦不迭,消費者真的受益了嗎?
表面上消費者似乎獲得實惠,但從行業整體視角看,這場補貼大戰可能埋下更大隱患。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餐飲從業者李先生向紅星新聞透露,自外賣大戰爆發以來,其門店利潤縮水兩成。例如某平臺18元優惠券中,商家需承擔至少12元成本,加上配送費等支出,部分訂單近乎虧本運營。若退出補貼體系,店鋪流量將銳減,排名可能跌至第五頁之后,小本生意愈發艱難。
遵義市紅花崗區餐飲協會調研顯示,當地六成餐飲企業考慮退出外賣市場,另有兩成計劃縮減門店面積。
騎手工作強度持續攀升
訂單量激增導致騎手工作壓力陡增。7月12日美團單日訂單量達1.5億,背后是超過800萬騎手每日工作12小時以上的辛勞。
盡管美團嘗試推出騎手養老保險補貼并取消超時扣罰制度,但因競爭激烈,騎手仍需冒風險搶時間。
杭州一位00后外賣員為增加收入每日工作14至15小時,其妻子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抱怨孩子已半個月未見父親,引發廣泛討論。
數據顯示,2025年7月以來,外賣員事故率同比上升18%,中暑人數增加25%。一旦補貼政策終止,訂單量可能驟降,騎手或將面臨單量減半的困境。
行業前景堪憂
東吳證券研究指出,若補貼規模縮減50%,約四分之一用戶可能轉向其他平臺,四成用戶將減少外賣消費。這種“先以低價吸引用戶再逐步提高價格”的策略實則提前透支行業潛力,存在較大風險。
理性競爭能否終結無序擴張?
此次瘋狂補貼已引起監管部門關注。2025年5月,五部委聯合約談外賣平臺,要求規范經營。業內分析認為,美團此次發聲或許能推動行業變革,但探索新路徑仍面臨諸多挑戰。
高盛報告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美團、京東和阿里在外賣領域總投入預計達250億元。未來一年阿里和京東或將分別虧損410億和260億元,仿佛陷入無底深淵。美團利潤預計也將減少250億元。
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禁止低于成本價銷售商品。南方都市報評論指出,當前補貼大戰已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監管部門應果斷干預,遏制惡性競爭并制定行業規范。
行業規范初現曙光
重慶與杭州等地已率先采取措施。重慶推出全國首個外賣標準,要求商家直播烹飪過程并使用封條確保食品安全。
杭州打造無堂食外賣集中管理區,統一規范商戶資質與配送流程。業內專家認為,這些舉措將加速行業洗牌,淘汰不合規商家,提升連鎖化率。
行業反思與未來展望
當美團逐步揭開補貼大戰的虛假面紗時,或許正是整個行業反思商業模式的契機。這場競爭沒有真正的贏家,唯有回歸理性經營,外賣行業才能在服務用戶、保障從業者權益與實現盈利之間找到可持續發展的平衡點。
平臺、商家、監管機構與消費者需攜手共進。畢竟商業的本質不是透支未來,而是通過當下的專注贏得未來的信任。
編者按
小編私下表示,當前外賣價格確實誘人,仿佛免費享用。但實質上成本仍由消費者承擔,待市場格局穩定后,新一輪價格調整恐將不可避免。建議讀者把握時機,即便當下不使用,未來也難逃“被收割”的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