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訪華行程還沒有定下來,但特朗普的態度已經對中國軟化了好幾個臺階,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正在轉變。
但中國已經看不上特朗普放開的H2O芯片,一出手就是3440億的投資,勢要建立起中國自己的ASML。
這個光刻機領域的“大哥”,是半導體制造的先鋒,而中國,已經有了向先鋒發起挑戰的能力。
特朗普態度微妙變化的真相
白宮對華語調突然軟化,背后是一場關乎全球科技霸權的無聲較量
七月的華盛頓,空氣中彌漫著不同尋常的氣息。特朗普政府近期悄然調整了對華語調,不再整日嘮叨“美國對華巨額貿易逆差”,也不再簡單將美國失業問題歸咎于中國。
這種變化與他對待其他貿易伙伴的態度形成了強烈反差。消息人士透露,白宮正為可能的中美元首會晤鋪路,試圖促成一份貿易協議。
特朗普政府的對華語調轉變并非偶然。上任之初,特朗普曾滿懷信心地揮舞關稅大棒,以為“美國的關稅威脅能讓中國屈服”。
他當時的邏輯簡單粗暴:中國出口嚴重依賴美國市場,美國握有絕對優勢。
現實給了他清醒的一課。當中國以堅定的反擊回應貿易戰時,美國企業卻嘗到了苦果。日本媒體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變化,發現特朗普“不再總把美國失業問題歸咎于中國”。
這種轉變背后,是對中國經濟實力和戰略定力的重新評估。
更讓特朗普團隊焦慮的是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的突飛猛進。當美國還在用芯片制裁作為武器時,中國已經斥資3440億元砸向半導體產業,特別是光刻機技術。
這筆巨額資金如同一聲驚雷,震動了全球半導體格局。
面對這種局面,特朗普的貿易戰策略顯得力不從心。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曾直言不諱地揭示解禁英偉達H20芯片的真實意圖:“必須讓中國企業習慣購買美國芯片”
這種心態暴露了美國在技術遏制與商業利益間的兩難處境。
3440億背后的光刻突圍戰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國科技界正掀起一場靜默革命。日本媒體《日經亞洲》發出驚呼:“中國能造出自己的阿斯麥(ASML)嗎?”
這個問題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全球半導體行業激起層層漣漪。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黃金時代”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降臨。日本《日經亞洲》不無諷刺地指出:“美國的出口管制為中國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創造了一個‘黃金時代’”。這種倒逼效應正在重塑全球半導體版圖。
2024年5月,中國啟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第三期,注冊資本高達3440億元重點加強光刻機供應鏈。這筆資金像一股洪流,涌入半導體產業的每一個關鍵環節。
在實驗室里,中國科學家們正在創造奇跡。上海光機所林楠團隊在EUV光源領域取得突破,采用固體激光器激發錫等離子體,實現3.42%的能量轉換效率,達到固體光源路線的世界頂尖水平。
復旦大學則另辟蹊徑,研制出“無極”芯片,采用臺式無掩膜直寫光刻系統,直接在晶圓上加工特征結構,擺脫了對傳統掩膜版的依賴。
最富想象力的突破來自清華大學。他們提出的“穩態微聚束”技術,這個技術被業界稱為“光刻廠”方案,通過讓電子以接近光速在儲存環中運行產生穩定EUV光源。
一位日本芯片供應商高管憂心忡忡地警告:“整個行業都在密切關注中國日益激烈的競爭。如果他們取得突破,將給非中國供應商帶來巨大壓力”。
中國的“備胎”計劃與ASML的焦慮
市場數據揭示了中國半導體自主化的驚人速度。2025年初,日本半導體設備出口罕見連續下滑,1-2月跌幅分別達6%和1.1%。日本半導體制造裝置協會坦言:主因是“中國企業采購銳減”
東京電子高管私下抱怨:“三年前中國客戶求著我們發貨,現在連詢價電話都少了”。這種轉變源于北方華創等中國企業的崛起,它已沖進全球芯片設備企業第六名,在刻蝕、沉積等關鍵領域打破壟斷。
中國芯片制造商們正在生產線上演一場靜悄悄的“設備革命”。中芯國際、長鑫存儲和長江存儲已用國產替代品替換了用于蝕刻、測量、沉積、化學拋光等工藝的外國工具。
這種“螞蟻搬家式”的替代策略,正在不動聲色地改變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的力量平衡。
壓力直接傳導到了ASML身上。這家光刻機巨頭不得不將年度營收預期從400億歐元下調至350億,首席執行官傅恪禮承認:“中國市場需求變化超出預期”。
更直接的沖擊來自市場份額的變化,中國曾貢獻ASML全球營收的36%,但到2024年底該比例已降至27%。
日本企業感受更為強烈。尼康將年度利潤預期下調50%,佳能內部報告顯示其光刻機訂單量下滑40%。為挽救市場,日本住友電木等材料商緊急在中國設廠,試圖通過本土化生產維持份額。
與此同時,中國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開辟了新賽道。碳化硅、氮化鎵等材料的研究與產業化,使中國有機會繞開硅基芯片的技術封鎖。這種“曲線超車”策略正在重構全球半導體競爭格局。
上海光機所的實驗室里,林楠團隊的光源技術突破正在點亮中國芯片的未來;華為東莞工廠內,國產EUV樣機進入總裝階段;而清華大學提出的“光刻廠”方案,更可能徹底顛覆ASML的傳統技術路徑。
任何技術霸權,都擋不住一個民族自主創新的決心。當特朗普踏上北京的土地時,他面對的已不再是那個依賴美國市場的制造工廠,而是一個在科技前沿與其平起平坐的戰略競爭者。
信息來源:
美國芯片EDA供應商:收到美政府解除對華出口限制通知,正恢復對華供應——環球網
日媒:中國正努力開發自有光刻技術,囤積阿斯麥設備庫存為取得突破贏得了時間——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