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L.Y
前言
2025年6月5日,中美領導人一場深夜90分鐘通話震動世界。當中方發出訪華邀請時,特朗普當場接受,白宮更在48小時內啟動籌備工作。全球媒體目光瞬間聚焦:特朗普真的要來了?
但劇情很快反轉。當英國記者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追問細節時,中方僅以11個字回應:“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消息”。這句外交辭令背后,一場圍繞稀土、芯片與地緣政治的博弈正在激烈上演。
九三閱兵:普京確定出席,特朗普為何缺席?
北京長安街正緊鑼密鼓籌備一場歷史性盛典——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俄羅斯總統普京已正式確認出席,并將參與同期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
特朗普團隊雖被曝“積極籌備訪華行程”,時間窗口明確指向九月初。但政治現實堵死了這條通道。
俄總統早放話要參加9月3日閱兵,但特朗普因俄烏沖突和他徹底鬧掰。要是兩人在天安門城樓上碰面,美國國內鷹派怕是要炸鍋。
關鍵的是,特朗普這次想當“生意人”而非“政治家”。 知情人士透露,他準備帶一支“美國CEO天團”空降上海,名單上有特斯拉的馬斯克、英偉達黃仁勛、亞馬遜賈西等十多位商界巨頭。
復制5月訪沙特的“2萬億美元訂單神話”。上海作為經濟心臟,比政治味濃的北京更適合談錢。
為給訪華鋪路,白宮拋出了三顆“糖”,先是英偉達獲準對華出售H20芯片,但這玩意兒算力被砍到僅有旗艦款H100的30%,被中芯國際高管嘲諷為“電子垃圾”。
接著財長貝森特暗示要延長90天關稅休戰期,轉頭卻被曝想用“延期”換中國放開稀土出口;最后特朗普突然感謝中國“禁毒”,可去年就是他拿芬太尼當借口加征關稅,被中國外交部懟“數據證明美國芬太尼97%來自墨西哥”。
6月26日中美雖簽署“稀土換關稅”協議,但中國設置了精妙限制:出口許可證僅限于民用,有效期僅六個月,實施“逐次審批”。
2025年4月中國對美稀土永磁材料出口量驟降58.5%,直接打擊美國高端產業鏈。中國商務部稀土許可證上的“僅限民用”印章宛如懸在美國軍工企業頭頂的利劍。當美國軍工企業的庫存警報鳴響,談判桌上的天平自然微妙傾斜。
芯片領域的博弈同樣激烈。美國允許英偉達向中國出口H20芯片,卻死死卡住最先進芯片的出口。這種“次等芯片策略”暴露美方意圖:既想制造談判籌碼,又企圖延緩中國自主研發進程。
硬漢的“變臉”,是給現實政治交的保護費
特朗普這個人,風格就是出其不意。前腳還在大罵中國,指責芬太尼問題,后腳就能180度轉彎,夸“中國幫了美國大忙”。
這種戲劇性的“變臉”,你當笑話看就輸了。這不是他良心發現,而是背后的壓力計爆表了。當軍工復合體和科技巨頭的告急信一封封擺上案頭,警告供應鏈即將斷裂時,再“硬漢”的總統,也得向現實低頭。
畢竟,選票和華爾街的臉色,比什么都重要。所以,這次訪華風聲,與其說是他想來,不如說是他“不得不來”。這是一場被現實逼上梁山的鋼絲秀。
怎么走這趟鋼絲,全是算計。為什么挑APEC峰會期間?這樣可以包裝成“順道訪問”,對國內有個交代,不是專程去“求和”,面子上過得去。
為什么避開北京,盛傳去上海?北京是政治心臟,去了就等于“低頭”。上海是金融中心,打著“商業考察”的旗號,帶上一眾企業高管,既能安撫國內資本,又能營造“合作”氛圍,里子面子都有了。
每一步,都把政治的身段和商業的利益算計到了骨子里。
北京的回應,是靜水流深下的暗流涌動
面對華盛頓的反復試探和精心算計,北京的反應,堪稱教科書級別。
外交部一句“目前沒有可以提供的消息”,短短十一個字,卻像一堵太極推手中的墻,既沒把門關死,也沒讓對方借題發揮。
這背后,是一種驚人的戰略定力。
定力從哪來?首先,當然是那張稀土牌。我們簽了協議,但加了限制:只能民用,有效期六個月,還得逐次審批。這把刀,始終懸在美國軍工產業的頭頂,隨時可以落下。
其次,是科技上實打實的突圍。無論你怎么封鎖,我們自己的研發沒停。當一個個“卡脖子”的技術被攻克,我們說話的底氣自然就不同。
最后,是看穿了對手的窘境。當美國財長都在閉門會議上疾呼“必須互相降低關稅”,當特朗普自己都不得不承認離不開中國的合作時,北京很清楚,時間,站在更有耐心的一方。
急著出牌的,往往是手里牌更差的那個。
飛機起飛前,還有幾道看不見的關卡
所以,特朗普的專機究竟能不能降落在浦東機場,答案不在媒體的猜測里,而在即將到來的談判桌上。
這輪談判,才是真正的“資格賽”。稀土的出口怎么管?芯片的壁壘怎么拆?芬太尼的責任怎么分?這些核心問題談不攏,訪華之旅隨時可能泡湯。
因為一旦談崩,特朗普如果還硬要去,那就不叫外交勝利,而是政治自殺。他的對手會立刻把“對華投降”的帽子給他扣得死死的。
結語
除了談判桌上的有形關卡,還有地緣政治的無形紅線。臺海局勢,就是那根最敏感的神經。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讓整個計劃化為泡影。
當然,還有特朗普自己的健康,這個曾經被他用來攻擊對手的武器,如今也成了他行程中最大的不確定性。
這盤棋,遠未到終局。所謂的訪華,不過是激烈對峙中的一次中場喘息,一場在刀尖上尋求平衡的藝術。畢竟,當三萬六千億美元的國債像一座山壓在頭頂,當工業的命脈攥在對手手里,再桀驁不馴的鷹,也得掂量一下風向。
參考信源:特朗普回應“訪華計劃” 2025-07-23 13:32 魯中晨報
中方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閱兵?外交部回應 2025-06-30 16:51·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