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輝煌60載 魅力新西藏”集中采訪團在鍋莊舞歡快的節奏里踏入日喀則市城區北部的幸福社區,與身著多彩民族服飾的居民們手挽手旋轉——這一刻,多民族的心跳在舞步中共振。
幸福社區舞蹈隊表演鍋莊舞
2013年3月8日,為解決困難群眾安居問題,政府投資建起保障性住房,將10個社區的3178名群眾迎入新居。為銘記黨的恩情,居民們為這里賦予了“幸福社區”這個充滿溫度的名字。
如今社區已有2251戶6093人,囊括漢、藏、回、土家、門巴等16個民族,少數民族占比超90%。這里是老城區民族結構最豐富的社區,更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幸福社區數字化調度管理平臺
“我2013年就搬來了,是最早一批住戶。”社區社工德吉說道,她的名字在藏語中也意為“幸福”。談及十多年來的變化,德吉打開了話匣子:“變化挺多的,社區提供的服務越來越豐富,基礎設施都很齊全。比如社區會對殘疾居民免費安裝專門的馬桶、廁所里的扶手。群眾有啥需求,我們第一時間趕到小區幫忙,解決不了就上報。”
社工德吉(右一)與社區舞蹈隊隊員正在表演鍋莊舞
社區黨支部書記德吉措姆細數惠民之舉:去年利用惠民資金為6戶行動不便家庭改造設施,今年計劃再覆蓋六七戶。更通過“微心愿”平臺,聯動市殘聯等單位,為居民送上急需的輪椅與助聽器。“大家搬來時底子薄,無住房。政府給房住,就是希望群眾過上幸福生活。”德吉措姆道出社區命名深意。她心中藏著一個樸素而向上的愿望:“希望居民們早日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房子。”
幸福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便民一角
幸福社區以環境互嵌搭建共融舞臺,以經濟紐帶聯結發展共識,以人才培育厚植團結根基,多維度繪就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圖景,讓幸福之花絢麗綻放。(記者 于涵)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