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吳筍林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今年以來,廣州市聚焦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治理領域,啟動了“穗育苗”主題宣傳及品牌建設工作,一場關乎未成年人未來的守護行動正在全市穩步推進。
記者了解到,其中,共青團廣州市白云區委員會聯手專業力量,在轄區廣泛開展“法治童行”普法項目,自2024年10月以來共開展普法活動21場,覆蓋轄區在校未成年學生和負有未保職能的工作人員超3000人,推動形成“家庭、社會、政府”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大格局。
普法講師團深入白云區中小學校園,圍繞預防犯罪、預防侵害等知識開展授課。通訊員供圖
共青團廣州市白云區委員會與廣州市海珠區君諾未成年人保護公益服務中心、廣州市律師協會未成年人保護法律專業委員會攜手,結合白云區特點和實際,組建形成一支政治素質過硬、專業能力較強、富有愛心和凝聚力的未成年人保護隊伍,深入白云區多所中小學、職中,聚焦預防犯罪、預防侵害、安全防護、健康生活四方面的知識內容,以案釋法、寓理于情,把晦澀法條轉化為可感可學的生動課程,系統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水平。
普法講師團深入白云區下轄街道和社區,向負有未保工作職能的工作人員普及制度落實要求。通訊員供圖
同時,專業普法講師團還立足于白云區負有未保職能的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如老師、未保主任、團干、婦聯和街道工作人員等關鍵群體,圍繞學生欺凌預防、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強制報告制度落地等內容,促進建立完善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監測預防、發現報告、幫扶干預”聯動反應機制,切實提升轄區未成年人保護的網絡化、專業化、社會化水平,讓未保工作從“條塊分割”走向“條塊協同”,從“被動應付”轉向“主動治理”。
接下來,共青團廣州市白云區委員會將繼續在轄區開展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普法工作,進一步完善預防、發現、報告及救助機制,加強全社會對未保工作的認識與參與,降低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被傷害案件的發生幾率,為未成年人營造一個平安、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