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邊州婦聯通過構建“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一攬子解決”糾紛調處模式,實現州縣兩級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入駐同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有效解決了婦聯在調處婦女兒童及家庭矛盾糾紛時面臨的“力量薄弱、處置受限”等問題,為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注入了強大動力。
黨委引領聚合力,
構建多元共治機制
積極爭取州委政法委支持,州縣兩級入駐工作取得實質進展,達到全面入駐的預期目標。為促進工作落實,政法委牽頭召開座談會,公檢法司等政法單位及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商討建立“信息互通、案件轉介、協同調處”的工作機制。州婦聯以此為契機,深化與公檢法司、民政等部門的合作,以掛牌成立“巾幗維權之家”、建立“‘未’愛護航”未成年人保護服務中心等形式,打造“工單流轉——協同處置——反饋回訪”的閉環管理模式,完善維權聯席會議制度,形成跨部門、跨領域的維權服務矩陣。2024年9月,敦化市某社區一位婦女報警,反映遭受丈夫家暴。社區婦聯排查后上報至市婦聯,市婦聯聯系市綜治中心,經評估,丈夫有辱罵妻子現象,不存在暴力行為,遂選派專業人員組成調解組,在街道綜治中心先對丈夫不當言語進行批評教育,再對夫妻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糾紛進行了調解。調解組采用“背對背”溝通法,分別傾聽夫妻訴求并進行情感疏導,同時律師和專業人員以案釋法,講明家暴性質、法律責任及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等維權措施。最終,丈夫表示以后注意言行,并以實際行動重建夫妻信任,夫妻雙方重歸于好。
平臺輻射強根基,
織密矛盾化解防線
緊扣平安延邊建設目標,以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為重點,推動婦聯維權服務體系與基層社會治理平臺深度融合。優選50人組建延邊州“吉家和美?說事解鈴”家事調解隊伍,深度參與州縣兩級綜治中心的矛盾糾紛調處工作,近兩年,各級婦聯共受理婚姻家庭矛盾糾紛5700余件,成功化解2660余件,調解工作成效顯著。通過自建或聯建方式,設立968個基層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室,實現城市社區調解室全覆蓋,各級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室通過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嵌入到綜治中心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鏈條,運用婦聯工作“觸角”精準排查矛盾糾紛,在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回訪各環節發揮獨特作用。汪清縣婦聯聯合公安局成立110反家暴維權服務中心,在全縣鄉鎮、街道全覆蓋設立110反家暴維權服務站,基層婦聯和派出所密切聯系,建立案件分流和信息雙向推送機制。今年3月,汪清縣大川派出所110反家暴中心接到家庭暴力投訴,經出警了解,男方因酒后回家晚與女方爭吵并動手打人。派出所對男方進行批評教育并開具《家庭暴力告誡書》,隨后基層婦聯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室工作人員介入開展婚育教育,夫妻達成互敬互愛共識,后續回訪確認排除安全隱患,調解案件辦結。
匯聚資源壯隊伍,
精準對接多元訴求
為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水平,壯大專業服務力量,州婦聯與州律師協會女律師工作委員會、延邊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合作,設立“巾幗維權法律援助站”,組建9支未成年人心理咨詢團隊,為未成年人及家庭提供公益心理疏導服務,推動維權服務從“事后化解”向“事前預防”延伸。首批女律師和心理咨詢師以“輪值坐班”形式入駐綜治中心,提供婚姻家庭法律咨詢、心理危機干預服務,推動維權服務從“單一調解”向“法律保障+心理疏導”復合模式升級,精準對接婦女兒童和家庭多樣化的維權與關愛需求。
源頭治理見成效,
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全州各級婦聯積極舉辦各類培訓班和“送宣講”“送法律”等活動30余場次,培訓調解員1000余人次,惠及婦女兒童7萬余人。以家庭為主陣地,常態化開展“最美家庭”評選,建立各級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基層示范點,開展家庭教育“送課下基層”活動,推動形成向善向上、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風尚,從源頭上減少婚姻家庭矛盾滋生土壤,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穩定。延邊州婦聯以“小中心”撬動“大治理”,實現了維權服務與基層治理的深度融合,破解了婦聯單打獨斗的困境,激活了家庭平安建設的“神經末梢”。
下一步,吉林省延邊州婦聯將持續深化“婦聯+綜治”的協同機制,將“一站式”矛盾調處工作機制和“吉家和美·說事解鈴”婚調活動向鄉鎮、街道延伸,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質效,為婦女兒童權益保護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更多“她力量”。
來源/吉林女性
編輯/廖蕓卿
審簽/王慧瑩
監制/喬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