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中旬至7月初,在悉尼和東京,《走走停停》《消失的她》《媽媽!》《白塔之光》《云霄之上》《朝云暮雨》六部電影,近二十場“天壇映像”全球巡展影片展映,讓觀眾通過銀幕看見了彼此,看見了更遠的世界,也看見了自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秘書長、北京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邊建在兩站開幕式致辭中說:“‘天壇映像’希望搭建的不僅是電影的交流平臺,更是一座文明互鑒、理解互信的橋梁。”自項目推出以來,它以電影為媒,持續用光影語言串聯世界各地。影院的燈光終將亮起,但電影帶來的回響不會停止。
悉尼觀眾展現出對影片主題、影像風格的深入討論與多角度解讀。不少觀眾表示在《走走停停》中看到了自己:“這部片子回答了我當下人生階段的所有困惑。”“有時候,我們只是需要一個小小的暫停,來記得我們從哪里來。”《白塔之光》引發了關于家庭關系的共鳴,網友評價道:“你不會變成你的父母,但你終究帶著他們的影子。”《媽媽!》則讓不少觀眾在跨越地域的時空中落淚:“沒想到會在悉尼看到這部電影,而且哭得那么徹底”“影片讓我重新理解了時間與愛的關系”。《云霄之上》的黑白影像被稱作“像流動的水墨”,其反類型的結構也引發不少影迷的興趣。《消失的她》則被評價為“情節迷幻、記憶點強”“盡管能猜到反轉,但依然很有沖擊力”。而《朝云暮雨》則帶來了情緒上的強烈震蕩:“我的心情像過山車一樣。片中展現出的鄉村景色也很具有視覺美感。”不少帖子還提到了對本次展映活動的感激,認為這是一場“超乎想象的驚喜”。
而東京站的觀眾則以更生活化、更情感化的視角走近影片,許多反饋源自個人經歷與情感共鳴,質樸真摯。在《走走停停》上映后,一位觀眾說:“我在東京漂了十年,片中的那句‘混不下去就回來’,讓我想起我媽對我說的原話。我看到胡歌躺在按摩椅上的那一刻,還有父親的背影,我的眼淚就止不住了。”《云霄之上》則帶領觀眾走進一場極致的戰爭廢墟,有人覺得“影片如片名一樣,讓人有想要仰望天空的感覺,好像什么都沒發生,但心里卻早已翻涌不已”。《白塔之光》細膩地描繪了城市的另一種美感,有觀眾評價:“我想一定要去影片拍攝地看看。原來北京除了長城和故宮,還有這么好的地方。”《媽媽!》用無數微小的細節擊中人心,有人說這是一部“溫柔,但不逃避”的電影,也有人在觀影后,默默地給母親發了一條短信。不少觀眾稱《消失的她》“以驚人的激烈展開”“很喜歡影像的色彩和具有沖擊力的構圖”“希望電影能在日本公映”。而《朝云暮雨》結尾的瓢潑大雨,令觀眾印象深刻,有人透過它看到了命運的重量。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日本觀眾表示,通過“天壇映像”的影片“能夠很真實地感受到中國普通人的生活是個什么樣子的,好像在和他們一起生活一樣,這種體驗非常棒”。
在兩站展映期間,開幕影片《走走停停》的主創、導演龍飛及演員岳紅也親臨現場與觀眾面對面交流。他們分享了影片背后的創作初心與人生體悟。
在悉尼站,龍飛坦言:“我們不想講一個‘成功學’的故事,而是希望用輕喜劇的方式,講述普通人在生活暫停后重新出發的勇氣。”岳紅則分享道:“不管選擇了哪條路,都是屬于自己的、都是好的。人生只能活一次,遺憾其實是它的一部分。”
東京站,岳紅回憶起自己與日本的緣分:“1986年,我第一次來到日本,是憑《野山》獲得金雞獎最佳女主角;將近40年后,帶著《走走停停》再度來到這里,很有‘兜兜轉轉、又重新出發’的感覺。”龍飛則進一步分享電影創作背后的故事:“電影是集體創作,每一位主創的靈感,都會讓它變得更加完整和真實。”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
編輯/李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