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家遺產之爭出現大反轉,原來宗慶后從來沒有給未婚子女辦過信托!
之前3個私生子的律師稱,宗慶后生前在香港辦了18億美元家族離岸信托,還注資了21億美元生效。
這21億美元是宗慶后答應杜建英的,說是留給私生子三人的資產,每人都有7億美元。
但現在香港方面卻曝出猛料,私生子三兄妹的香港信托賬戶或不實,宗慶后根本就沒有辦什么信托,杜建英被畫餅20年。
這么大的一個烏龍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信托不成立,這場遺產之爭會是什么結果?
在7月13日,娃哈哈董事長宗馥莉因資產糾紛在香港被起訴。
三名自稱宗慶后私生子的原告聲稱,2003年宗慶后指示下屬在香港匯豐銀行設立21億美元離岸信托,受益人為他們三人,約定每人名下各有一筆7億美元的資產。
但由于當時資金不足,信托僅部分注資,剩余款項需通過娃哈哈集團分紅逐步補足。
截至2024年初,該賬戶余額約為18億美元。
而法律文件顯示,截至2024年5月,約有110萬美元從該賬戶被轉出。
原告方律師表示,宗繼昌等3人正試圖阻止宗馥莉處置、處理或貶損戶口中資產的價值。
但如今劇情出現戲劇性反轉,媒體從香港匯豐銀行處傳來消息,宗慶后并未在香港匯豐設立該信托計劃。
且香港法院起訴書中未將信托主體列為被告,僅提及Jian Hao Ventures Limited賬戶。
按照常理,如果信托已經正式完成設立,香港高院的起訴書中理應將香港匯豐旗下的信托主體列為被告。
可現有的起訴書中,對該信托只字未提,香港匯豐旗下的信托主體也未被列為被告。
并且宗馥莉的律師團隊出示了宗慶后2020年簽署的遺囑,其中明確寫道:“本人所有境外資產均由獨女宗馥莉繼承,其他子女不得主張任何權利?!?/strong>
不過該遺囑的見證人為娃哈哈集團高管,家族成員無一人在場。
這使得遺囑的真實性與效力遭到原告質疑,而原告主張的信托權益,又與這份遺囑存在沖突。
從法律角度看,假定信托依法有效設立,并指定原告為受益人,即使遺囑中未提及,他們依然可主張信托相關的權益。
但若信托設立未完成,或財產未實際轉入信托賬戶,則將被視為宗慶后遺產,就將受到生效遺囑的限制。
而在這場信托之爭中,原告證據鏈漏洞頻現。
其主張的信托缺乏書面文件,資金劃轉記錄顯示賬戶實際控制權在宗馥莉手中,而信托若有效設立,受益人無權直接動用資金。
現在種種證據都倒向宗馥莉這邊,那宗馥莉能穩贏這場遺產之爭嗎?
若所謂的信托不成立,宗馥莉面臨的核心威脅將轉向股權爭奪,處境依舊不容樂觀。
目前她繼承了宗慶后的29.4%娃哈哈股權,但原告已在杭州中院起訴要求確認繼承權,若勝訴可能導致股權被分割。
這將徹底改變娃哈哈“國資—職工持股—宗氏”的三足鼎立格局:杭州國資持有46%股權,杜建英通過職工持股會掌握24.6%話語權,若加上原告分得的股權,宗馥莉可能失去控股地位。
更嚴峻的是,杭州國資的態度成為關鍵變量。
作為第一大股東,上城區文商旅集團已成立專班介入糾紛,而杜建英近期頻繁接觸國資,試圖通過承接46%股權實現控股。
若國資倒向杜建英陣營,宗馥莉不僅將失去對娃哈哈的控制權,還可能面臨商標歸屬爭議。
此前她將387件“娃哈哈”商標轉入自己控制的公司,這一操作已引發監管關注。
一旦失去控股地位,商標的歸屬權很可能成為新的爭奪焦點,這對于娃哈哈品牌的未來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
信托不實還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宗慶后生前通過離岸公司構建的“體外娃哈哈帝國”(包括宏勝集團等)約半數產能由杜建英實際控制。
若宗馥莉失去股權優勢,這些關聯企業可能脫離掌控,導致娃哈哈供應鏈斷裂。
供應鏈的穩定對于企業的生產運營至關重要,一旦斷裂,將嚴重影響娃哈哈產品的生產與供應,進而影響其市場份額與品牌形象。
對宗馥莉而言,信托若被證實為假,看似是在信托資產爭奪上占得先機,但實際上卻面臨著更為復雜和嚴峻的股權及企業控制權保衛戰。
她不僅要應對來自同父異母弟妹的股權訴求,還要周旋于國資與杜建英的潛在聯盟之間。
稍有不慎,便可能失去對娃哈哈集團的主導權,多年的努力與心血付諸東流。
這也警示著企業接班人在面對家族企業傳承時,要提前做好全面的規劃與應對措施,防范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
如今情況越來越復雜,這場繼承權之爭究竟會走向什么結局呢?
根據《民法典》中的規定,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繼承權,但實際分配需滿足兩個前提:親子關系確認和遺囑/信托有效性判定。
目前原告尚未公布DNA鑒定結果,而宗馥莉團隊已申請法院強制進行親子鑒定。
若親子關系成立,原告仍需面對宗慶后遺囑的“攔路虎”,盡管遺囑見證人僅為娃哈哈高管,但香港法院初步認可其形式合法性。
法律界人士指出,信托若未實際設立,相關資產將視為遺產按遺囑分配,但原告可通過質疑遺囑效力打開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原告均為美國籍,若繼承娃哈哈股權可能觸及外資準入限制,最終或通過股權代持、現金補償等方式解決。
這場糾紛暴露家族財富傳承的典型痛點,口頭承諾缺乏法律效力,跨境資產布局存在合規風險。
財富管理專家建議,企業家應通過公證遺囑、合規信托、股權代持協議等工具明確資產歸屬,避免“畫餅”引發的繼承困局。
目前杭州中院已受理股權繼承案,香港高院將于8月開庭審理信托糾紛,這場涉及350億資產的豪門恩怨,最終走向仍需等待法律天平的裁決。
在法律面前,無論是非婚生子女還是婚生子女,其繼承權都需依據明確的法律規定和嚴謹的證據鏈條來判定。
這也提醒著企業家們,在規劃家族財富傳承時,要充分考慮各種潛在情況,運用專業的法律工具,確保傳承過程的合法、公平與有序,避免因一時疏忽而引發家族內部的紛爭與矛盾。
這場豪門遺產紛爭,不僅是宗氏家族內部的矛盾爆發,更是對家族財富傳承、企業治理以及法律規范的一次深刻考驗。
它提醒著人們,在商業運作與家族事務中,應秉持合法、公正、透明的原則,提前規劃,妥善安排,以避免不必要的紛爭與損失。
期待隨著案件的進一步審理,真相能夠大白于天下,各方權益得到公正的裁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