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靜安區揭牌成立黨建引領物業治理實習實踐基地,業委會執行秘書訓練營同步開課。今年,靜安區首創青年學生群體參與“業委會執行秘書”工作模式,既為黨建引領物業治理注入源頭活水,也為青年學生搭建了深入基層、實踐成長的全新平臺。首批來自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學校的近50名學生已在靜安14個街鎮報到上崗,在參與到業委會日常工作的同時,還將接受系統的業務能力培訓。
作為高校學生實習實踐的優質平臺,黨建引領物業治理實習實踐基地將與多所高校緊密合作,率先將學生實習實踐內容聚焦在業委會規范化建設領域,引入一批高校青年學子承擔業委會執行秘書等崗位的工作。學生可以通過深度參與到社區實地調研、協助組織業主大會、幫助業委會制作各類文書等工作中,不斷拓寬基層視野、增強實踐能力。
為推動業委會全生命周期規范化建設,這兩年,靜安區不斷創新。
針對部分小區業委會“選人難、換屆難”的痛點,靜安區主動破局,為業委會引入“源頭活水”,著力挖掘居民區的黨員骨干、退休干部與專業達人,建立“先鋒庫”“智囊庫”和“榜樣庫”,為全力打造過得硬、干得好、看得見構建起堅實的人才儲備體系。這一舉措已在各街道開花結果。如,靜安寺街道的“同心樓組黨建”團隊模式,將一批批熱心公益、能力突出的居民納入“人才地圖”,為業委會建設源源不斷地注入了新鮮血液。
“人才庫”滿了,“選舉路”也得鋪平。針對業委會換屆“周期長、流程多、任務重”的痛點,靜安區用數字化、標準圖等賦能手段給出了答案。“換屆選舉,現在點點手機就行!”臨汾路街道的“治業有方e平臺”,把過去線下跑斷腿的流程,變成了線上的幾步操作:節點提醒、文書生成、即時反饋……數字化標準流程,讓換屆工作省時、省心又省力。“照著圖走,準沒錯!”天目西路街道則把復雜的流程畫成了一張清晰的“作戰圖”,依托大數據給候選人資格“把關”,配發《指導手冊》,創新“流程可視化導圖+關鍵環節提醒單”工作法,讓復雜的流程變得一目了然。
業委會不僅要“干得好”,更要能“辦實事”。面對物業治理中棘手的“硬骨頭”,靜安區亮出黨建引領物業治理“組合拳”,通過引入專業力量、搭建協商平臺、激活居民參與,有效化解治理困境。芷江西路街道通過購買第三方專業服務,設立業主服務中心,建立業委會指導工作站、法律法規工作室、審計審價工作室、矛盾協調工作室等“全科診所式”服務平臺,為治理難題提供常態化、專業化支撐服務;共和新路街道申地居民區創新“申+善治聯盟”,整合8家業委會、6家物業公司,聯合市二中院“喬法官工作室”,形成自治、共治、法治同頻共振的善治格局。
今天揭牌的靜安區黨建引領物業治理實習實踐基地,是構建集理論學習、實務操作、經驗交流和能力提升于一體的綜合平臺,將聚焦住宅小區物業管理這一民生關鍵領域,為居民區社工、業委會成員、物業服務企業骨干以及立志投身基層治理的青年人才,提供前沿一線實踐實訓載體。
原標題:《50名高校學生走進靜安街鎮,參與業委會執行秘書工作,成為社區治理新力量》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唐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