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次來安徽走訪學習,重點是鳳陽縣小崗村。
頭天晚上入住鳳陽縣的一家酒店后,就開始在周邊閑逛。
走過明中都皇城遺址,看到一家特別有意思的超市,名叫“天潤發”(后來,我在安徽多地走訪看到天潤發超市,應該為連鎖經營)。
這家超市的外觀風格很像大潤發,管理體系則高度借鑒了胖東來的模式,商品陳列方式類似傳統的家樂福,而物價卻像電商開啟百億補貼一樣實惠,堪稱是一家集各家之長的超市。
我特別喜歡在這里買東西,買了滿滿一大購物車的東西,花了還不到90元錢。
關于鳳陽物價,更震撼的還在后面。之前我說過,這些年我開著電車跑過不少地方,上午時段給車充電,費用大多在一塊錢左右,有的甚至更貴。但在上午9點之前,鳳陽縣的充電站,算上服務費和電費,普遍只要五六毛錢。
第二天一早,我找了一家酒店的充電站,半個小時就把車充滿了。這里的充電體驗和服務水平跟平時在其他地方遇到的差不多,但價格卻便宜這么多,實在讓人感慨:鳳陽縣是不是有什么額外的政策扶持?不然怎么能把價格做得這么實惠,服務體驗還一點不打折扣呢?
2
汽車滿電,即刻出發!
2025年7月15日,我終于來到了傳說中的小崗村——中國改革開放第一村。早在兒時,我就聽說過這里的故事,一直為村民們“敢為人先”的精神深深打動,總想著有機會一定要來看看,今天總算如愿以償。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堪稱改革開放的起點。1978年,正是那18位村民頂著巨大風險簽下的“生死狀”,才有了后來農村包產到戶的改革,為中國農村的鄉村振興鋪就了道路。我們每個人都該感謝這18位農民,他們的勇氣改寫了中國的發展軌跡,這是一件真正改變全中國的大事。
據當地村民介紹,如今的小崗村與1978年相比早已翻天覆地,當年的建筑大多已不見蹤影,唯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那一處老房子,還留存著當年的模樣。
不過,這不重要,我更想看看小崗村的初心和精神,還是否如往昔(也就是我想象中的模樣)一般。
在走訪的同時,我特地用無人機拍攝了小崗村及周邊村莊的全貌,加以驗證。
讓我感觸很深的一點是,小崗村真的沒有忘記初心。作為聞名天下的中國改革開放第一村,在富起來之后,并沒有拋棄以農業為本的根基。如今的小崗村,沒有大規模發展能來快錢的工業,而是以農業加旅游業為主,在這個前提下不斷升級。
相比之下,我之前走訪過的很多農村,因為某個機遇富起來之后,就完全看不到原本的精神面貌了。
當然,這里的意思并沒有說小崗村只知道“守本”,恰恰相反,小崗村這幾年積極發展高標準農田,推進土地流轉,建設科技試驗田,還運用了各種現代農機等先進工具和模式,大大提高了生產作業能力。
我還注意到,在小崗村北郊,有一塊高標準農田,那里有一幅巨幅農田畫像,上面寫著“農為邦本,本固邦寧”,我覺得這一點特別好。
3
在小崗村走訪期間,我來到一戶農家菜館吃飯,看到一位佝僂著身子、滿臉皺紋的老奶奶忙前忙后招呼客人,幫忙收拾桌子。
我上前搭話,得知奶奶今年都92歲了,上了年紀卻閑不住。隨后,老奶奶指導我完成了掃碼點餐,攀談了起來。
“1978年前,大家一起上工,收了糧食全交大隊,家里常常不夠吃,餓肚子是常事。”她皺紋里藏著往事,“后來搞大包干,把地分到戶,我們心里揣著勁,沒日沒夜地干。”
說起頭年豐收,老人眼睛亮起來。她告訴我,如今村里變了樣,不少地包了出去,年輕人嫌種地掙得少,大多出去打工了。好在國家惦記著老人,“我們上了年紀的,總能領些補貼,夠花。”
看著老奶奶這精神狀態,忽然想起如今不少三十多歲的人總念叨“想躺平”,心里一陣觸動。從當年敢闖敢試的大包干,到如今不服老的勁頭,這份對生活的熱乎勁兒,不正是小崗村精品體現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