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JAMA Network Open》在線發表了一項中國隨機臨床試驗的二次分析,研究顯示:強化降壓與非慢性腎病(CKD)高血壓患者的復合心血管疾病(CVD)結局的發生率降低相關,且不會增加腎損傷風險。
原文鏈接: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836388
研究背景
高血壓是CVD和慢性腎損傷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已有研究證明,強化降壓可以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2017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指南做出了相關推薦,同時對其獲益和安全性提出了進行臨床實踐驗證的需求。
收縮壓的大幅下降可能損害腎功能,所以強化降壓需要考慮腎臟損傷風險。既往此類研究均在特殊人群中進行。
中國農村高血壓控制項目(CRHCP)旨在關注由社區衛生保健工作者(非臨床醫生)主導的強化降壓策略(<130/80 mmH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次分析在非CKD高血壓患者中,評估強化降壓與腎臟、心血管結局之間的關聯。
研究方法
研究人群
CRHCP是一項開放標簽、終點設盲的整群隨機對照試驗,于2018年5月8日至2023年3月15日在中國326個村莊進行。二次分析使用其36個月的隨訪數據。
研究包含33 332位非CKD高血壓患者,隨機入組干預組(n=17 069)或常規管理組(n=16 263);根據估算腎小球濾過濾(eGFR)將參與者分為兩類:eGFR 60-89 mL/min/1.73 m2(干預組n=3783,常規管理組n=3779)和eGFR≥90 mL/min/1.73 m2(干預組n=13 286,常規管理組n=12 484)。
研究中將非CKD定義為eGFR≥60 mL/min/1.73 m2。
結局
心血管結局:每6個月對參與者進行一次隨訪,評估隨訪期內首次發生復合CVD的情況,CVD包括心肌梗死、卒中、需要住院的心力衰竭或心血管死亡。
主要腎臟結局:第36月時評估eGFR,eGFR下降≥30%,降至60 mL/min/1.73 m2以下。
其他腎臟結局: (1) eGFR 下降40%,降至59 mL/min/1.73 m2;(2) eGFR 下降50%,降至 59 mL/min/1.73 m2。
安全性:不良反應,包括癥狀性和無癥狀性低血壓、損傷性跌倒、暈厥和電解質紊亂。
統計分析
邊際Cox回歸模型用于估計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使用具有聚類穩健方差估計的改良泊松回歸,估計干預相關的腎臟結局風險。
亞組分析協變量:年齡、性別、吸煙情況、降壓藥物使用情況、心血管疾病史、基線收縮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空腹血糖分層變量。
使用廣義線性回歸方程評估血壓下降與eGFR下降之間的關聯。
研究結果
基線特征
研究納入33 332例基線e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平均62.8歲,61.3%為女性,平均隨訪3.06年。
血壓變化
eGFR 60-89 mL/min/1.73 m2組:干預組的基線平均血壓為160.1/86.9 mmHg,36個月時為 126.4/72.3 mmHg;常規管理組基線時為158.1/85.8 mmHg,36個月時為149.5/81.4 mmHg。
eGFR≥90 mL/min/1.73 m2組:干預組的基線平均血壓為156.0/88.4 mmHg,36個月時為 125.9/73.4 mmHg;常規管理組基線時為154.5/87.8 mmHg,36個月時為146.8/82.6 mmHg。
圖.隨訪期間收縮壓和舒張壓變化
心血管結局
eGFR 60-89 mL/min/1.73 m2組:干預組復合CVD發生率為2.0%/年,常規管理組為3.3%/年,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風險比(HR)0.58;95% CI,0.47-0.68;P <0.001)。調整基線協變量后顯示一致結果,不同的CVD分類中也顯示一致結果。
eGFR≥90 mL/min/1.73 m2組:干預組復合CVD發生率為1.5%/年,常規管理組為2.1%/年,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HR 0.70;95% CI,0.63-0.78;P <0.001)。調整基線協變量后顯示一致結果,卒中、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患者分類中也顯示一致結果。
圖.復合CVD結局的累積發病率
圖.A eGFR 60-89 mL/min/1.73 m2組干預組HR;B eGFR≥90 mL/min/1.73 m2組干預組HR;*P<0.05
腎臟結局
eGFR 60-89 mL/min/1.73 m2組中,干預組和常規管理組eGFR下降≥30%、降至60 mL/min/1.73 m2 以下的參與者分別為121例和101例,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危險比(RR)1.17;95% CI,0.84-1.62;P =0.36)。eGFR≥90 mL/min/1.73 m2組中顯示一致結果(RR,1.21;95% CI,0.85-1.73;P = 0.29),表明強化降壓與腎臟結局之間沒有顯著關聯。
eGFR下降≥40%、降至60 mL/min/1.73 m2以下;或者eGFR下降≥50%、降至60 mL/min/1.73 m2以下的情況,同樣沒有觀察到顯著關聯。
廣義線性回歸分析表明,收縮壓每下降1mmHg,eGFR下降0.023個單位(β = 0.023;95% CI,0.018-0.029;P <0.001)。
安全性
eGFR 60-89 mL/min/1.73 m2組中,強化降壓會增加低血壓(RR,1.97;95% CI,1.26-3.13;P =0.002)和血清鉀濃度低于3.0 me/L(RR,4.91;95% CI,1.05-46.06;P?=0.02)的發生率。
eGFR≥90 mL/min/1.73 m2組中,強化降壓會增加低血壓的發生率(RR,1.99;95% CI,1.58-2.51;P =0.002)。
對CRHCP數據進行二次分析,顯示目標為130/80 mmHg的降壓管理,可以使eGFR處于60-89 mL/min/1.73 m2的非CKD高血壓患者的CVD發生率降低42%(95% CI,30%-51%);eGFR≥90 mL/min/1.73 m2的患者CVD發生率降低30%(95% CI,22%-37%)。
本研究顯示強化降壓與腎臟結局風險增加無關,與部分既往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基于一般人群,結果更具代表性。本研究中強化降壓沒有導致更高的腎臟結局風險,可能是因為:血壓控制目標設置為130/80 mmHg,較為寬松;研究中血壓降低的速度慢,持續時間長。
研究局限性
研究僅依賴eGFR而非尿白蛋白來評估腎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分組錯誤,但研究的樣本量較大,測量尿白蛋白的可行性不足。
CRHCP研究中未預先設定亞組分析,且整群設計導致群體水平和個體水平的基線協變量略有不平衡。
僅在基線和36個月隨訪時測量血清肌酐,可能錯過了短暫性腎功能下降的發生。
研究沒有排除非血壓相關原因導致的急性腎損傷,可能在分析中將其患者歸為血壓相關腎臟結局。
僅在基線和36個月時獲取血液信息,可能無法準確評估電解質紊亂。
結論
強化降壓與非CKD高血壓患者的復合心血管疾病結局發生率降低相關,且不會增加腎損傷風險。
參考文獻:JAMA Netw Open. 2025;8(7):e2519604.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5.196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