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重慶頻道
人民網重慶7月18日電 “醫生,我這腿疼得實在熬不住了,夜里躺著不動,骨頭縫里都像有千萬根鋼針扎著?!苯衲?月,82歲的李曉蕓(化名)坐著輪椅被家人推進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以下簡稱“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普通外科診室時,左腿已呈現暗紫色,皮膚觸之冰涼如鐵,左腳小趾也因長期缺血瀕臨壞疽。
這位輾轉多家醫院均被告知“無法醫治”的老人,被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唐博團隊接治后,最終迎來生命轉機。
“枯河”斷流 10%成功率下的“背水一戰”
當李曉蕓被推入診室時,因疼痛而發出的陣陣低吟讓在場醫護人員與家屬無不揪心?!搬t生,我媽媽腿疼十多年了,以前爬坡才感覺酸脹,但這半年來,晚上疼得都睡不著覺……”女兒的聲音因焦急而顫抖。
唐博向患者家屬解釋病情。向詩佳攝
接診醫生唐博觀察患者癥狀:左側小腿暗紫色斑塊觸目驚心,小腳趾因長期缺血而遠端發黑,觸診時皮膚冰涼如鐵。
“結合病史和體征,我們高度懷疑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唐博調出影像檢查報告,果然如他所想,結果顯示李曉蕓左側股淺動脈至腘動脈完全閉塞,血管遠端僅存一根頭發絲粗細的供血通道,動脈壁鈣化嚴重且布滿血栓,宛如一段廢棄的枯河。
患者左腿動脈血管閉塞嚴重。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供圖
“這是典型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晚期。”唐博解釋道。由于患者病變范圍從大腿根部蔓延至腳趾,動脈硬化程度嚴重到無法通過影像精準定位,加上82歲高齡及較差的肺功能,無法耐受全身麻醉,如要進行手術則風險極高。
“非常棘手,結合患者情況,我們判斷手術成功率或不到10%?!碧撇┨寡允中g難度極大,但面對患者家屬“哪怕只有1%希望也要試”的懇求,他與團隊決定奮力一搏。隨后,唐博迅速組織多學科會診,結合多方意見制定了“兩步走”方案:術前精準溶栓清除部分血栓,為手術創造條件;術中采用“對側股動脈穿刺+內膜下成形術”,創新運用雙導絲技術在閉塞段內膜下開辟新通道,逐級擴張球囊重建血流。
手術方案擺在面前,但隨之而來的技術及風險壓力讓唐博倍感焦慮?!斑@個方案風險極大,對技術要求較高,在穿刺過程中稍有不慎,導絲可能穿透血管引發大出血。另外,血管再通后,患肢缺血再灌注損傷有可能使患者癥狀加重,隨著局部血流改善,壞死組織釋放的代謝性酸性物質進入循環,也可導致相關組織器官的損傷,如誘發急性腎損傷,心肌損傷等,嚴重時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钡珵榱嘶颊叩纳踩c生活質量,唐博和團隊決定“背水一戰”。
用1毫米的精度開辟生命通道
手術當日,血管外科團隊將手術室變成了“精密作戰室”。由于手術目標血管直徑從大腿根部的5-6毫米驟減至足部的1.5毫米,團隊準備了數十種規格的球囊與支架,術中使用的器械鋪滿兩張操作臺?!斑@臺手術情況復雜,所用器械相當于3臺普通手術的總和。”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血管外科醫生涂利寬回憶道。
準備妥當后,手術開始。患者的局部麻醉生效后,唐博手持穿刺針,在造影的實時影像引導下,向患者堵塞的血管發起挑戰。手術過程中,血栓如同頑石,一次次阻擋導絲前進, 關鍵突破發生在膝關節后方的“危險三角區”。順向開通到這一區域上段受阻,團隊通過造影,幸運地找到了遠端唯一的流出道腓動脈,唐博果斷決定從腓動脈作為突破口,逆向穿刺跟近端導管“會師”。
然而腓動脈纖細,經鞘管推注造影劑到此處顯影效果差,加上這一位置的神經、肌腱與血管緊密交織如網,穿刺針需精準控制進針深度和角度,穿刺難度極大。唐博屏住呼吸,手腕微微顫動,像操控精密儀器般調整著針尖方向。當針尖終于突破血管時,意外卻發生了——抽出的暗紅色血液,提示著誤入靜脈的可能,手術室瞬間響起驚呼。
唐博迅速審視造影影像,確認穿刺點無誤。憑借二十年臨床經驗,他果斷判斷此處正是腓動脈的突破口。
“向上突破試試!”唐博的聲音透著冷靜,導絲通過支撐導管緩緩前行,每推進1毫米都要反復確認位置?!澳娲┏晒Γ 彪S著鮮紅的動脈血順流而出,手術團隊緊繃的神經終于放松下來。原來,最初的暗紅色血液是患者血管長期閉塞導致的遠端淤血。
逆穿手術的成功,極大地振奮了團隊的士氣,也讓患者看到了那一絲寶貴的希望之光。當導絲緩緩向近端推進時,新的難題接踵而至——近端導管與遠端導絲該如何精準對接?股淺動脈嚴重閉塞,使得近端導絲導管只能從內膜下強行突破,而遠端導絲則在真腔內平穩前行,近遠端導絲仿佛處于兩個相互平行卻難以交匯的空間。
為了打破這層隔膜,唐博小心翼翼地回撤近端導絲導管,一次次謹慎試探,但導絲始終未能順利進入真腔。隨后,他又嘗試使用近端球囊擴張的方法,可內膜依舊堅韌,阻礙著前進的步伐。
面對困境,唐博并未氣餒,最終決定采用雙球囊(SAFARI)技術。在他的精準操作下,內膜的隔閡被成功打破,近端導絲導管順利進入真腔,并導入腘動脈遠端。緊接著,導管造影開始,影像屏幕上,患者的血液如同舒展的樹冠,迅速而流暢地流淌著??吹竭@條象征著生命希望的“生命線”,手術室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術后,患者左腿部腓動脈血管完全開通。重醫附屬大學城醫院供圖
此刻,唐博的手術服被汗水浸透,幾十斤重的鉛衣壓身,他依舊專注地操作著。接下來的支架植入至關重要,他必須全力以赴。
48小時 患者從“鋼鐵腿”到行走自由
這場高難度的手術持續了4小時。術后,李曉蕓盡管出現輕度下肢再灌注損傷,但未出現心肌損傷及腎功能不全等嚴重并發癥,下肢體表溫度從32℃恢復至36℃,疼痛明顯緩解。術后第二日上午,老人便在家屬協助下完成站立行走?!巴戳诉@么多年,媽媽昨晚竟然打鼾了,終于睡了個安心覺?!崩顣允|的女兒笑得合不攏嘴,困擾這一家人的“心病”終于解開。
唐博術后查房,關心患者恢復情況。向詩佳攝
唐博介紹,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由于動脈內壁脂肪和鈣質沉積,導致血管狹窄或閉塞的慢性疾病。其早期癥狀隱蔽,常表現為步行數百米后出現下肢疼痛(即間歇性跛行),易被誤判為“缺鈣”或“老寒腿”。中后期可能進展為靜息痛(靜止時仍感疼痛),若未能及時診治,病情會持續惡化,進入中后期可出現“靜息痛”,即使在休息、靜止不動時(尤其夜間平臥時),下肢也會感到持續、劇烈的疼痛,嚴重影響睡眠和日常生活。此階段極其危險,若未及時干預,疾病可能引發肢體壞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該病往往提示全身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發生心肌梗死、腦卒中的風險較高。因此,早期識別癥狀、及時就醫進行專業評估和治療至關重要,是避免截肢、保護生命的關鍵。
唐博呼吁,糖尿病、高血壓、吸煙者等高危人群應每年篩查下肢動脈,實現早診早治?!懊吭缫惶旄深A,就能多挽救一條腿、一個家庭?!痹谔撇┛磥?,動脈缺血疾病的診療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全民健康保衛戰。(胡虹、施懿、涂利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