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子們,在成都這座充滿煙火氣的城市里,藏著一處超有文化底蘊的打卡圣地 —— 杜甫草堂。你要是覺得旅游就只是逛吃逛吃,那可就大錯特錯啦!來杜甫草堂,分分鐘帶你穿越回唐朝,和詩圣杜甫來一場靈魂對話,感受那些流傳千古的詩詞背后的故事。這可不是我吹牛,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詩圣同款” 草堂誕生記
話說唐肅宗乾元二年,那時候 “安史之亂” 鬧得正兇,杜甫為了躲避戰亂,拖家帶口從甘肅一路顛沛流離來到成都。你想想,這一路得多艱辛,風餐露宿的,擱一般人估計都崩潰了。但咱詩圣就是不一樣,到了成都這風水寶地,在朋友們的幫襯下,在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開始搭建自己的小窩。這一住就是將近四年,還創作了 240 多首流傳千古的詩歌,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春夜喜雨》這些經典,都是在這兒寫出來的呢。
不過杜甫離開后,這草堂就開始 “命運坎坷” 了。五代十國時期,社會亂糟糟的,草堂也沒能逃過一劫,變得破敗不堪。好在詩人韋莊是杜甫的 “超級粉絲”,到處尋覓,終于找到了草堂遺址,然后重新搭建茅屋,這才讓草堂得以保存下來。從那以后,宋元明清各個朝代,都對草堂進行了修葺擴建,規模越來越大,格局也越來越完善。就像玩游戲升級一樣,從最初的簡易小茅屋,一路 “進化” 成了現在咱們看到的文化圣地。
二、走進草堂,解鎖詩意空間
現在的杜甫草堂,占地面積差不多有 300 畝,那可大得很呢!整個景區按照功能區劃分,有文物景點游覽區(也就是草堂舊址)、園林景點游覽區(梅園),還有服務區(草堂寺)。一走進來,就像進入了一個世外桃源,寧靜又優雅。
(一)中軸線上的 “文化密碼”
沿著中軸線往前走,那可是一路驚喜不斷。正門外有一座青磚照壁,看起來普普通通,實則含蓄典雅,就像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默默守護著草堂。再往前走,就是正門啦,匾額上 “草堂” 二字,那可是大有來頭,是從碑亭中 “少陵草堂” 石碑上拓印鐫刻而成的。兩側的對聯 “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出自杜詩《懷錦水居止二首》,一下子就點明了當年杜甫茅屋的地理位置,原來就在萬里橋西邊,古百花潭北邊,和現在博物館的位置完美吻合,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過了正門,就來到了大廨。這 “廨” 字,在古代是官署的意思,不過這大廨可不是杜甫辦公的地方哦。它是在清代嘉慶年間修繕時被命名為 “大廨” 的,這背后還有點封建社會 “官本位” 的思想在里頭呢。大廨里有一尊杜甫的銅像,是我國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的大作,那銅像刻畫得栩栩如生,仿佛杜甫正站在那兒,給咱們講述他的人生故事。廳堂兩壁還掛著一幅長聯 “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這對聯寫得太絕了,把杜甫的一生和草堂的意義都囊括進去了??上н@副對聯原本是清代顧復初撰書的,現在咱們看到的墨跡是解放后著名書法家邵章補寫的。
接著就到了詩史堂,這可是中軸線上的 “C 位建筑”。為啥叫詩史堂呢?因為杜甫一生創作了 1400 多首詩歌,這些詩真實生動地展現了 “安史之亂” 前后唐朝社會的生活畫卷,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簡直就是一部用詩歌寫成的歷史,所以杜甫的詩也被后世稱為 “詩史”,詩史堂也就因此得名啦。詩史堂里有一尊杜甫的塑像,是著名雕塑家劉開渠先生以寫實手法創作的,那塑像看著就特別有代入感,讓人感覺杜甫仿佛剛剛擱筆,還沉浸在詩歌創作的世界里呢。
再往后走,就是柴門啦。柴門的體量在這幾重主體建筑里算是最小的,占地也就 20 多平方米,高不過三四米。可別小瞧這小小的柴門,站在門前,看著清溪碧水流淌而過,一座精巧的石拱橋橫跨溪上,瞬間就有了 “小橋流水人家” 的感覺,滿滿的詩意。
最后就是工部祠了,杜甫在成都的時候,擔任過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一職,所以后世都尊稱他為 “杜工部”,紀念他的祠堂也就叫 “工部祠”。祠里供奉著杜甫的畫像,還有曾經寓居蜀地的詩人黃庭堅、陸游陪祀。這兩位大詩人也是杜甫的 “忠實粉絲”,能在這兒陪著偶像,也算是一種特別的緣分吧。
(二)“少陵草堂” 碑亭:拍照打卡必備
在工部祠東面,有一座超有代表性的建筑 ——“少陵草堂” 碑亭。這碑亭以茅草作頂,里面立著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 “少陵草堂” 四個大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親王允禮的手跡。為啥叫少陵呢?原來漢宣帝墓稱 “杜陵”,他皇后的墓規模比帝陵小,所以叫 “少陵”。杜甫曾在這兒住了挺長時間,還在詩里自稱 “杜陵野老”“少陵野客”,所以后人也叫他 “杜少陵”。這碑亭可是杜甫草堂的 “網紅打卡點”,來這兒的游客,沒有不拍照留念的,畢竟誰不想和詩圣 “沾沾光” 呢。
(三)茅屋景區:還原詩圣生活場景
從工部祠往后走,就到了依據杜詩描寫和明代格局,借鑒川西民居特點恢復重建的茅屋景區啦。一走進來,仿佛穿越回了唐朝,看到了杜甫當年的生活場景。幾間茅屋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周圍綠樹環繞,花草叢生,還有菜地和籬笆,完全就是一幅田園風光圖。在這里,你能真切地感受到杜甫那種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的閑適生活,也更能理解他詩歌里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民生的關懷。
(四)花徑:紅墻夾道的詩意浪漫
花徑,是連接草堂舊址紀念祠宇與原草堂寺建筑群的一條紅墻夾道小徑。這條小徑可不簡單,風景優美得不像話,簡直就是現實版的 “桃花源”。小徑兩旁紅墻高聳,上面爬滿了綠色的藤蔓,偶爾還能看到幾朵小花探出頭來,特別可愛。走在花徑上,就像走在一幅畫里,一步一景,處處都是詩意。花徑盡頭是 “草堂影壁”,清末四川勸業道道尹周善培用青花碎瓷鑲嵌的 “草堂” 二字就在這兒。這兩個字可經歷了不少波折,數度毀損又幾經修復。1958 年毛主席視察草堂時,還對著這兩個字久久凝視呢?,F在這兒已經成了草堂的標志性景點之一,來游玩的小伙伴們都喜歡在這兒拍照打卡,留下自己的身影。
(五)大雅堂:感受詩歌文化的魅力
大雅堂原本是草堂寺的大雄寶殿,2002 年,杜甫草堂博物館把它改建成了展示中國詩歌文化的陳列廳對外開放。大門匾額上 “大雅堂” 三個字,是集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字,那字體雄渾大氣,特別有范兒?!按笱拧?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的一部分,反映的都是當時社會的重大事件,被視為詩歌的正聲。北宋時,四川丹棱人楊素特別推崇杜詩,專門跑到四川宜賓邀請被貶在那兒的大詩人黃庭堅手書杜甫的蜀中詩歌,然后把這些詩全部刻成石碑,還在丹棱建堂陳列。堂屋建成后,黃庭堅親自給它命名為 “大雅堂”,還寫了《大雅堂記》?,F在大雅堂里陳列著國內最大面積(64 平方米)的大型彩釉鑲嵌磨漆壁畫和 12 尊歷代著名詩人雕塑,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的生平以及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史,讓你一站式領略詩歌文化的魅力。
(六)萬佛樓:重現成都歷史風貌
萬佛樓是 2005 年在原址基礎上恢復建成的。原樓是木制四層重檐攢尖式寶頂結構,正八邊形,樓頂蓋琉璃瓦,樓內供泥塑佛像四尊,壁間繪佛像千余尊,在成都市區那可是相當有名的古建筑??上г?“文G” 期間被拆毀了。現在重建的萬佛樓建筑面積 910 平方米,共四層,樓高 30.7 米,還是正八邊形,重檐四層,還新鑄了銅鐘,懸掛在樓頂。萬佛樓矗立在草堂東面的楠木林中,它的建成,復原了歷史文化名城成都 “東有崇麗閣,西有萬佛樓” 的風貌,也讓咱們后人能一窺古代成都的繁華。
(七)草堂書院:傳承詩歌文化的搖籃
草堂書院的歷史那可悠久了,始建于元代,和楊雄墨池、文翁石室并稱成都著名的三所書院。在明清時期,草堂書院經過多次修葺擴建,規模越來越大,最輝煌的時候曾有 “收書三十萬卷”。不過后來因為戰亂,書院逐漸凋敝,實在是讓人惋惜。好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在 2017 年又重新啟動了復建草堂書院的項目。現在的草堂書院是由原草堂寺建筑東方丈改建而成的,2021 年 4 月正式開放,占地 3586 平方米。在這里,你可以參加各種詩歌文化活動,聽專家學者講解詩歌知識,感受詩歌文化的熏陶,說不定還能激發你的創作靈感,寫出幾句膾炙人口的詩句呢。
三、游覽小貼士,讓你的草堂之行更完美
開放時間和門票:杜甫草堂全年 09:00 - 18:00 開放(17:00 停止售票,最晚入園 17:00),門票價格是 50 元 / 人。寶子們要注意時間哦,別到時候興沖沖地跑過去,結果吃了閉門羹。
交通指南:草堂位于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 37 號,交通超級方便。坐公交車的話,有多條線路可以直達,比如 19 路、35 路、58 路等。要是你選擇地鐵出行,可以先坐到 4 號線,在草堂北路站下車,然后從 B 口出站,步行大概 10 分鐘就能到啦。如果開車去的話,周邊也有停車場,不過節假日可能車位比較緊張,建議早點出發。
游覽路線規劃:要是你時間比較充裕,可以按照中軸線的順序,從正門開始,依次游覽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然后去參觀 “少陵草堂” 碑亭、茅屋景區、花徑、大雅堂、萬佛樓和草堂書院。這樣既能把主要景點都逛遍,還能更好地了解杜甫草堂的歷史和文化內涵。要是時間比較緊,那就重點打卡詩史堂、“少陵草堂” 碑亭和茅屋景區,這幾個地方可是草堂的精華所在,絕對不能錯過。
講解服務:來杜甫草堂,要是沒有講解,那可就像吃飯沒放鹽,少了點滋味。景區提供人工講解服務,費用大概是 100 元 - 150 元不等,具體價格可以咨詢景區服務臺。要是覺得人工講解有點貴,也可以使用景區的電子導覽,在微信公眾號或者官方 APP 上就能找到,里面有詳細的景點介紹和語音講解,方便又實惠。
寶子們,杜甫草堂就像是一本打開的歷史文化教科書,每一處建筑、每一首詩歌,都承載著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來這兒逛一逛,感受一下詩圣杜甫的詩意生活,說不定你也會被詩歌的魅力所感染,愛上這座充滿詩意的城市。別猶豫啦,趕緊收拾行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草堂之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