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報道 7月18日,一段俄羅斯普通女性在街頭受訪的視頻近日在各大社交平臺走紅。視頻中,她直言食品價格飆升不止,“都是錢都用來打仗了”,她的解決方案竟是“把澤連斯基趕下臺”。
俄羅斯最近通脹高企:食品價格年漲幅接近兩位數(shù),奶油、雞蛋等日常必需品更是上漲二三成。長期持續(xù)的軍事投入,尤其是對烏克蘭戰(zhàn)爭的巨大資金消耗,被部分民眾視作生活成本飆升的主因。
這位受訪者的聲音代表了不少普通俄羅斯人的焦慮:“錢都花去打仗了,我家根本吃不起。要是換掉那個澤連斯基(指烏克蘭總統(tǒng)),也許能省下一點錢……”
盡管她可能將指責對象搞錯(現(xiàn)實決策者應為普京政府),但這種“把戰(zhàn)爭怪罪給外部領(lǐng)導者”的情緒,反映出日益緊縮的百姓生活壓力。
視頻在reddit和推特熱傳,其中包含大量評論,如一位網(wǎng)友諷刺道:“這不過是蘇聯(lián)式老太們的典型思維:‘一定是外面有人干的’。”
另一位指出,這樣的心理是“強權(quán)宣傳下的產(chǎn)物”,民眾被引導把經(jīng)濟問題歸咎于外部敵人,而非本國政策與腐敗。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金融時報分析認為,俄羅斯的高軍費支出造成民間物資供應緊張,進口受限,基礎(chǔ)食品漲價,央行則頻繁加息以穩(wěn)定盧布。與此同時,軍事體系的激增導致勞動力緊張,私人部門招工難,也進一步推高薪資與物價。
這則視頻之所以爆紅,是因為它精準地觸及了戰(zhàn)爭長線給普通人帶來的生活壓力。無論民眾是否理解政治運作,“戰(zhàn)爭”二字后揪心的面包價、牛奶賬單更具說服力。
同時,也提醒我們注意,當普通人用“換領(lǐng)導”來表達對戰(zhàn)爭的怨恨時,實際上暴露的不只是對物價的焦慮,還有對體制的不滿與對和平的渴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