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要入伏了,北方人講究“頭伏餃子二伏面”。
餃子為啥成了三伏天的標配?
這里面可有大學問。新麥剛收完,正好磨面做餃子皮,這叫“應季而食”。老話說得好:“六月韭,臭死狗”,夏天韭菜可不行。
白菜這時候水汽不足,包餃子口感差得很。西葫蘆蝦仁餡兒清爽不膩,最適合悶熱天氣。
蓮藕豬肉餡兒帶著脆勁兒,吃著特別解饞。玉米胡蘿卜蝦仁餡兒甜滋滋的,孩子最愛吃。香菇豬肉餡兒香味濃,能勾起食欲。
張仲景當年發明的“嬌耳”就是餃子前身。
餃子形似元寶,寓意“伏天納福”。三伏天沒胃口?一碗餃子能讓你多吃倆!
南方人這時候愛吃餛飩,其實道理差不多。杭州人講究“頭伏火腿二伏雞”,各有各的吃法。廣東人喜歡云吞面,湯湯水水最消暑。
餃子要煮得勁道,得記住“三開三點水”。第一滾加涼水,重復三次就熟透。
餡料要剁得細,皮兒要搟得薄。蘸料得用新蒜,殺菌又開胃。三伏天溫度能飆到40℃,可得注意防暑。
濕度一大,體感溫度能高出好幾度。老人孩子最好別在正午出門。綠豆湯備著,解暑效果頂呱呱。
今年三伏總共40天,比往年還長。氣象局預測會有階段性高溫。
地里的莊稼可得注意澆水。大棚蔬菜要勤通風,別悶壞了。餃子雖好,可別貪多。
三高人群要少吃肥肉餡兒。素餡餃子更健康,適合減肥人士。
吃完記得喝碗餃子湯,原湯化原食。你們家準備包啥餡兒的餃子?
評論區說說你的獨家秘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