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社山東淄博訊www,cnatv.com.cn(記者 張兆偉 通訊員 王曉蓉)近日,由山東沂源西里鎮省派第一書記葛鵬濤(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推動實施的鄉村美育課堂成果,在“守護童真聽見童話”山東省鄉村兒童公益美育展暨鄉村兒童教育發展研討會中精彩亮相,引發廣泛關注。
展覽特別設置“家鄉的風景——第一書記的美育課堂”展區,集中呈現了沂源縣西里鎮13位山村兒童的繪畫作品。5歲李宇涵的《美育照沂源》將課堂logo化為彩虹熱氣球,12歲李璐瑤的《家鄉的盛夏和我》以層疊闊葉描繪生態振興,10歲包欣雨的《我是“沂源紅”代言人》則用明艷色彩詮釋家鄉蘋果產業......這些充滿童真與創造力的畫作,生動記錄了孩子們眼中家鄉的美好變化和鄉村振興的鮮活軌跡,成為活動現場的亮點,開幕即獲嘉賓一致點贊。
葛鵬濤在研討會上介紹,西里鎮美育課堂自2024年啟動,采用“專業導師+鄉村手藝人”雙軌培育模式,結合植物拓印、竹編漆藝等傳統工藝,讓孩子們在創作中理解“美生于鄉土”。他特別提到,課堂注重留守兒童情感表達,通過《布老虎》《年畫的老虎來了》等作品,將驅邪納福的傳統符號轉化為“會逛童話山的歡樂伙伴”,讓傳統文化在創新中煥發新生。
“鄉村美育不止于教孩子畫畫,更要讓美融入鄉村生活、賦能產業振興。”葛鵬濤在分享中介紹,2025年暑期,西里鎮鄉村美育課堂將推出“非遺文創訓練營”,邀請10多名沂源縣非遺傳承人入駐,與14名孩子利用20天時間,共同創作一系列文創作品。訓練營將結合當地產業,讓孩子們在學習剪紙、泥塑等非遺技藝的同時,設計產品包裝、文創周邊,讓藝術成果直接對接鄉村產業。“目標是讓孩子從‘美育對象’變成‘鄉村振興行動者’,形成‘美育課堂出創意—非遺技藝賦內涵—產業轉化見效益’的閉環。”葛鵬濤說,這正是“更好的鄉村美育”——不僅讓孩子發現美,更讓全村人過上“美的生活”。
此次美育課堂的實踐模式與初步成果在省級平臺上的展示與分享,是沂源縣西里鎮在探索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特別是通過美育激發兒童潛能與本土文化活力方面邁出的堅實一步,為西里鎮以美育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動能。下一步,西里鎮將全面擴大美育課堂覆蓋面,加速美育成果轉化,培育本土美育力量,持續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值班總編:保積來 責任編輯:梓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