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騎西湖照引發熱議
2025 年 7 月 17 號晚上,有個 37 秒的短在社交平臺上一下子就火得不行,到處瘋傳。畫面里有個穿著灰色運動裝、戴著騎行頭盔的人,這人竟然是馬云。他出現在西湖楊公堤的時候,那形象跟咱們印象里那個商界大老板完全不一樣。
有游客問他:“是馬老師嗎?”沒想到這位曾經的首富立馬就露出了他那標志性的微笑,還很親切地說了句“很涼快”,再看看里,他鬢角的白發隨著風飄著,穿的也是那種松松垮垮、挺休閑的衣服。這模樣跟二十年前創業紀錄片里那個互聯網先鋒對比起來,還挺有意思。
萬元自行車
事件發酵 24 小時內,騎行愛好者論壇 "兩輪公社" 就把馬云騎的那輛同款折疊車給扒出來啦。原來是英國品牌 BROMPTON 出的“奧運冠軍限量版”,這車子的碳纖維車架標價一萬八千五 ,一下子就引起大家熱議。
淘寶數據顯示,這款車的咨詢量蹭蹭地往上漲,一下子就漲了 320%。閑魚那個二手平臺上,都冒出來將近 50 條“馬云同款”的交易信息。更厲害的是,有些商家連夜就上架了“馬老師夜騎套餐”。這套餐里有行車記錄儀、反光背心,還有運動水壺,把“偶遇經濟學”這一套用到了極致。這種“企業家 IP 帶貨”的現象,其實也反映出中國新消費市場有它自己特有的一套生態呢。
從英語角到云谷園
網友“西湖追風少年”的評論一下子勾起了大家更深的回憶。他說:“現在這條騎行路線,正好經過九十年代的六公園英語角。”這個六公園英語角當年可是杭州最大的市民外語交流圈子的誕生地呢,那也是年輕時候的馬云開闊國際視野的起始點。
從以前的資料能看出來,1994 年馬云在這兒組織英語角的時候,不光把英語練得特別流利,還建立起了最早一批搞跨文化交流的小圈子,這也為他后來創辦中國黃頁埋下了種子。三十年過去了,在離這兒大概 5 公里遠的云谷園區,馬云說“科技要守護人間煙火”。感覺他就像是從當年開拓新領域的人,變成了守護大家生活的人,完成了一種轉變。
三現杭州的背后
據不太準確的統計,從 2024 年 12 月到現在,馬云在杭州那些特別有名的地方出現的次數差不多每個月有 0.8 次。他一會兒跑去螞蟻集團 20 周年慶典上,講講 AI 的發展藍圖;一會兒又突然跑到閑魚的工位那兒去看看;還在阿里云啟動會上提出了“科技溫度論”。他每次一露面,感覺背后都有戰略方面的意思。
有知道內情的人說湖畔小屋在重新弄的時候,特意留著 1999 年創業時候用的那種舊式撥號網絡接口。這么搞,就好像是故意回到過去的技術一樣,難道是想喚起當年做互聯網時候的那份初心?還有個事兒挺值得注意的,在三次公開演講里,“創新”這個詞說了 47 次,“責任”說了 29 次。從這兒能看出來,馬云這想法好像是有變化了。
企業教父的形象重塑
跟 2023 年那會兒馬云在東京旅居時低調的樣子比起來,他最近頻繁出現在大家的視線里了,而且有三個明顯的變化:
首先呢,他說話的地方不一樣了。以前都是在國際論壇上發言,現在跑到員工食堂里和大家交流了;再就是穿著打扮,以前老是穿著量身定制的西裝,現在換成運動休閑的衣服了;還有話題方面,以前總聊商業怎么擴張,現在更關注技術倫理這些事兒。
他的這些轉變和阿里集團“二次創業”的戰略特別搭。從財報能看出來,2025 年第一季度阿里在創新業務上的投入比去年同期多了 18%,組織架構調整還涉及到 32%的中層崗位。說不定就像夜騎里那個提醒路人注意安全的騎行者一樣,現在的馬云更愿意當企業的護航人,保護著企業往前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