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立股份中報凈利潤大增迎估值拐點
資金搶籌背后是業績“預期差”兌現
7月18日,海立股份(600619)股價上演強勢反攻,尾盤封上漲停板,報收于13.73元/股,成交額為13.86億元,換手率為13.41%。業內人士認為,這波行情的直接催化劑是公司本周發布的中報業績預告,公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增625.83%至756.71%,扣非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中報業績的反轉或成為公司估值修復的拐點。
中報凈利大增6倍
受到核心零部件主業優勢、治理結構優化等利好影響,海立股份成為昨日A股家電及汽車零部件板塊的焦點。
中報預告顯示,海立股份2025年上半年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050萬元至3600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420.21萬元增長超過6倍;扣非凈利潤2150萬元至255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虧損1344.35萬元實現逆轉。
對于業績的大幅預增,海立股份解釋稱:“公司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增,主要是上年同期業績基數較低,同時公司進一步發揮冷暖關聯以及核心零部件主業優勢,產品銷售實現同比提升,汽車零部件主業積極提升全球運營效率,共同驅動業績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7月17日,海立股份審議通過了《關于調整第十屆董事會各專門委員會的議案》。同時,經公司總經理提名,董事會聘任孫珺擔任公司副總經理。據了解,孫珺曾任海立股份監事、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上海海立電器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上述調整將進一步強化公司戰略決策的專業性。
高管減持計劃未實施
根據年初公告,公司董監高減持計劃于6月17日期滿未執行,這也傳遞了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今年2月24日,海立股份董事李軼龍、副總經理孫珺、高管崔榮生因個人資金需求,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合計減持公司A股股份數量不超過563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00525%。
海立股份于6月19日更新了高管減持進展,截至6月17日,公司高管減持計劃期滿,上述三人均未進行任何減持操作。資料顯示,減持計劃實施前,李軼龍持有公司62900股A股,孫珺持有79300股A股及13500股B股,崔榮生持有69600股A股。由于此次減持計劃未實施,三人持股比例保持不變。
投資策略上,華泰證券一資深投顧昨日向《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海立股份受到市場資金搶籌,其背后是業績“預期差”的兌現。在“家電出海+新能源替代”的雙輪驅動下,公司估值重塑空間顯著。操作上,投資者需警惕公司短期漲幅過大后的獲利回吐壓力,建議結合公司基本面動態調整倉位。
記者 張曌
內容來源:大眾證券報
編輯:李彥
校對:陳陟
責編:徐海峰
更多內容請登錄大眾證券報電子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