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預約
7月20日,蘇超第七輪,常州主場對陣徐州,從延陵(今常州)季子在徐君墓前掛劍,到兩座城市對信義文化的傳承弘揚,并使之成為城市精神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千古信義傳說被賦予新內涵,怎么看7月20日的這場對決,都可以看作是南北信義文化傳承的“信義德比”。
圖源/常觀
“躬行仁義,遠近悅服”
古徐國有重信守義傳統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帶丘墓。”這首先秦歌謠《徐人歌》,應該算是最古老的徐州歌。歌中的“延陵(今常州)季子”,即季札(公元前576—前484),春秋時吳國貴族,吳王壽夢的幼子。據漢代劉向《新序·節士》等史料記載,魯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季子出使晉國,途經徐國,受到熱情款待。他心知徐國國君十分喜歡自己的寶劍,但他使命沒有完成,不能相贈,便決定等他回來時將寶劍贈于徐國國君。一年后季子返徐,孰料徐君竟已作古。他便將寶劍掛在徐君墓側的柳樹上。季子掛劍誠實守信的故事成為千古美談。
李白在《陳情贈友人》詩中寫道: “延陵有寶劍,價重千黃金。 觀風歷上國,暗許故人深。 歸來掛墳松,萬古知其心。”
據史料記載,古徐國經夏、商、周三代,傳44代國君,綿延1649年,是存續時間最長的古國。這其中最引人感嘆的是“徐偃王仁義失國”。
第32世徐國國君徐偃王(公元前992年—公元前926年),“修行仁義……以懷諸候”,用省下來的軍費改善民生。《后漢書·東夷傳》記載:“偃王處潢池東,地方五百里,行仁義,陸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強盛的徐國讓周穆王心中忌憚,公元前963年,以徐偃王“僭越”稱王、“逾制”建城等為由,周穆王命令造父聯合楚軍進攻徐國。徐偃王主張仁義不肯戰,《水經注》載:“徐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百姓隨者萬余家。”徐偃王棄國而去,數萬百姓自愿追隨。這是有記載的第一次百姓隨君王而行的大撤退。徐偃王所到的東山,因此改名為徐山(今邳州西北徐山)。
《八方朝貢》圖源/宿遷史志
比徐偃王出生晚441年的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評價徐偃王“躬行仁義,遠近悅服”。
易中天曾經解讀徐州城市文化說,徐州受到來自鄰近的齊魯文化圈強有力的影響,成就了較為明顯的帶有豪爽大氣、精干、講究情義的性格特點。楚人重情,齊魯重義,這兩種文化在徐州融合,從而逐漸形成了今天我們所談到的徐州文化特征,以及徐州獨特的城市性格:有情有義,敢作敢為。
“常州有季子,天下知信義”
季子文化澤被江南
季札是常州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第一人。2600年來,季子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成為常州人民的驕傲和精神象征。
6月5日的《新華每日電訊》《“南季北孔”:季子文化澤被江南》文章說,在孔子時代,江南還有一位與他齊名的謙謙君子——季子,被人們稱為“南季北孔”。季子比孔子年長25歲,孔子稱其為“天民”“延陵君子”,司馬遷在《史記》中稱贊其為“閎覽博物君子也”。《吳越春秋》稱季子:“潔身清行,仰高履尚,惟仁是處,高貴之于我,如秋風之過耳。”在春秋后期弱肉強食的亂世中,季子如同烏泥水中的一股清流,超世拔俗,卓而不群。
常州規劃館里的“季子騎馬像” 圖源/常州發布
7月6日,蘇超第六輪比賽常州隊客場對陣淮安,比賽最后時刻常州隊傳中導致淮安門將自擺烏龍,但裁判判定常州前鋒犯規在先,絕殺進球被判無效。這個爭議判罰讓常州隊的“蘇超首分”成為泡影,“常州隊進球無效”登上微博熱搜榜首。就在網友期待常州的“發泄”時,常州官方以“遵守規則,尊重規則,后一場繼續拼”十四個字回應,簡潔有力,從容、寬容。有評論說:“這座城市的可愛之處,恰恰在于她始終相信:信義是本能,而非表演;文明是習慣,而非姿態。”
言必信、行必果,守信重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孔子的“每日三省”之一就有“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學而》)。
崇德向善、見賢思齊,推崇凡人善舉,凝聚蓬勃向上的磅礴力量,是徐州常州的共同選擇。徐州把“有情有義、誠實誠信”納入城市精神。常州以季子故里、信義之城為傲,“常州有季子,天下知信義”更成為口頭禪。
“信義老爹”杜長勝
為了“不讓人戳脊梁骨”,徐州睢寧“信義老爹”杜長勝用五年時間替兒子還債330萬,感動全國;“信義弟弟”常州溧陽市民陳文華替兄還債500萬,他說:“沒有資產不一定就是破產,失去誠信真的就破產了。”
“信義弟弟”陳文華
常州主場對陣徐州的“信義德比”在即,從球隊風格來看,徐州隊豪邁進取,球風硬朗,球迷熱情奔放,常唱戰歌,體現出“楚漢雄風”。常州隊則展現出豁達自適的特點,即便球隊此前戰績不佳,球迷也能以幽默的方式面對,玩梗“筆畫保衛戰”化解失利,這場比賽將是兩種不同風格球隊的碰撞,更是一場“季子遺風”與“楚漢雄吟”的對話。
(作者巴全東,系徐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首席編輯,江蘇名評論員)
作者 | 巴全東
徐州廣電編輯 | 歐陽白雪
一審 | 朱宸昕
二審 | 張清 柳亦剛 孫劍
三審 | 王經波
轉發+在看,告訴身邊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