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一張合照,比積分榜還能說明問題。孫穎莎往C位一站,王楚欽和王曼昱自覺往邊靠,連王勵勤都往后縮了縮 —— 這哪是拍照,是活生生的 “實力排行榜”。
網友笑了:“體育圈從不搞虛的,拿多少金牌站多少米,孫穎莎的C位是 4 枚三大賽金牌焊上去的,誰不服都得憋著?!?/p>
王楚欽站邊上,真不算委屈。雖說現在是男隊“一哥”,可三大賽金牌就多哈世乒賽 1 枚,對比馬龍的 “雙圈大滿貫”,這成績像剛及格的考卷。
網友翻出他東京奧運會的合照:“那會兒他還在后排當背景板,能站到前排已經是進步,想擠C位?先把世界杯和奧運金牌湊齊再說?!?/p>
他的“領軍之路”走得磕磕絆絆。2021年排名第12,2022年才靠澳門冠軍賽 “一穿五” 封神,2023年拿亞運會四冠王時,樊振東還在旁邊虎視眈眈。
今年雖然拿了4個冠軍,但奧運會男單第二輪就出局的坑,怕是還沒填完。有球迷調侃:“他現在的地位,像剛登基的太子,手里的玉璽還沒捂熱乎?!?/p>
和孫穎莎比,他的“冠軍厚度”差遠了。人家混雙拿了大滿貫,單打4枚三大賽金牌,他混雙靠莎頭組合帶飛,單打就1枚世乒賽金牌。
合照里他站孫穎莎旁邊,更像“最佳搭檔” 而非 “同級大佬”。網友 P 圖:“建議他把金牌數量紋在衣服上,這樣下次拍照就知道該站哪了。”
王曼昱站最右邊,冤嗎?看成績有點冤,論實力她不虛任何人 —— 全運會冠軍、世乒賽冠軍、亞錦賽三殺隊友,9大賽進度比孫穎莎還快。
但體育圈認的是“硬通貨”:三大賽單打金牌,她1枚,孫穎莎4枚,這差距像乒乓球和籃球的大小。
她的“悲情”在于總差一口氣。2021年世乒賽奪冠后,本以為能一飛沖天,結果奧運會單打名額,給了陳夢和孫穎莎;今年亞洲杯零封孫穎莎,轉頭就在世乒賽被逆轉。
網友總結:“她像考試總考第二名的學霸,實力夠強,就是缺個‘狀元’頭銜撐場面?!?/p>
更扎心的是“商業價值”。孫穎莎的代言接到手軟,連快遞封套都印她的臉,王曼昱卻差了一大截。這次活動,孫穎莎站C位送高考祝福,王曼昱只能在旁邊當背景板,這哪是站位問題,是市場用腳投票的結果。
有品牌方透露:“莎頭組合的帶貨能力,比單獨的王曼昱高 30%?!?/p>
孫穎莎的C位,是用157周世界第一“焊”上去的。從17歲日本公開賽爆冷奪冠,到彎道超車上奧運,再到4枚三大賽金牌加身,這姑娘的成長軌跡比爽文還帶勁。
網友算過賬:“她拿冠軍的速度,比王楚欽換球拍還快,不站 C 位天理難容?!?/p>
最狠的是她 “壓制伊藤美誠” 的戰績。每次碰到日本一姐,她都像打雞血,勝率高達 90%,被球迷稱為 “伊藤克星”。
這種 “外戰穩如狗” 的特質,在國乒比內戰贏球還重要。有教練說:“關鍵時刻派她上場,比定海神針還管用?!?/p>
混雙和單打“雙開花”,讓她成了 “六邊形戰士”。和王楚欽拿遍混雙冠軍,單打排名霸榜三年,這種全面性在現役選手中獨一份。難怪馬龍都說:“拿到三大賽單打金牌才算被認可,孫穎莎早就超額完成任務了?!?/p>
國乒合照的站位,成了“職場生存指南”。林高遠排名29位站角落,梁靖崑沒奧運金牌靠邊站,林詩棟潛力大但缺獎杯只能往后縮 —— 這規則簡單粗暴:“成績說話,不服就練。”
對比娛樂圈 “流量咖站 C 位”,國乒的合照太 “清流” 了。網友 P 圖:“把內娛明星的合照換成國乒規則,一半人得站到廁所門口。”
有人調侃:“建議所有行業都學國乒,用業績排座位,看誰還敢混日子?!?/p>
最逗的是 “球迷互懟”。王曼昱的粉絲說 “實力不該看金牌數量”,孫穎莎的粉絲甩數據 “4>1 沒毛病”,王楚欽的粉絲則喊 “男隊一哥該往前站”。
吵來吵去最后達成共識:“有這功夫不如催偶像多拿冠軍,下次拍照自然往前挪?!?/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