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一條普通公路上,一名德魯茲商人遭貝都因部落人員劫持,48小時內,這場看似尋常的刑事事件演變為席卷全省的武裝沖突。
德魯茲民兵與貝都因部落激烈交火,敘利亞政府軍隨即以“平息沖突”為名大舉南下,7月14日至16日,以色列戰機突然加入戰局,連續轟炸敘政府軍坦克車隊甚至大馬士革國防部大樓。
截至7月17日,沖突已造成至少360人死亡,蘇韋達市街道淪為焦土戰場。
這場被國際媒體稱為“德魯茲風暴”的危機,將一支神秘的地方武裝推上中東政治的前臺。
當阿薩德政權倒臺僅7個月后,敘利亞再次滑向內戰邊緣,而德魯茲民兵組織——這個盤踞南部山區的地方武裝,正成為攪動全局的關鍵變量。
德魯茲人的生存密碼
德魯茲人絕非普通的地方部族,這個總人口不足200萬的群體,是中東最獨特的宗教少數派。
他們自11世紀脫離伊斯蘭教主流派別后,便以封閉性、偽裝性和軍事化三大特質在強敵環伺中延續千年。
他們的信仰體系堪稱宗教“混血兒”——融合諾斯替教、基督教、柏拉圖哲學甚至印度教元素,卻拒絕伊斯蘭五功,更將第六代法蒂瑪哈里發奉為“宇宙靈魂化身”。
這種異端特質招致了持續迫害,1021-1043年馬穆魯克王朝曾屠殺1.2萬名德魯茲信徒,迫使他們逃往黎巴嫩、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火山地帶。
為求生,德魯茲人發展出兩套生存法則,“塔基亞”原則,對外偽裝信仰,常自稱穆斯林規避風險、全民皆兵傳統,男孩15歲起接受軍事訓練。
奧斯曼帝國檔案揭示,德魯茲戰士射擊精度比正規軍高20%,其山寨采用類似福建土樓的“三防設計”,18世紀德魯茲人走私火器占貝魯特進口總量的43%。
1593年,德魯茲埃米爾與奧斯曼蘇丹達成史上首個“宗教贖買自治”協議,用27.5萬銀幣換取免于宗教審查的權利。
正如帝國大維齊爾雷希德帕夏所言:“與其在德魯茲群山中浪費銀幣,不如讓他們成為帝國的看門狗。”這種以武力威懾換取自治的模式,成為中東少數族群的生存范本。
在敘利亞,70萬德魯茲人聚居的蘇韋達省構成其核心堡壘。
1925年,德魯茲領袖蘇丹·阿特拉什在此發動反抗法國殖民的大起義,2011年內戰爆發后,他們又在政府軍與反對派間保持微妙平衡。
但2018年伊斯蘭國對蘇韋達的恐襲造成200余人死亡,徹底粉碎了德魯茲人的安全感。
當阿薩德政權倒臺,由前極端組織“沙姆解放組織”(HTS)主導的新政府上臺時,德魯茲人深知,千年生存之戰即將進入最險惡的章節。
多方勢力的博弈漩渦
蘇韋達沖突表面是部落仇殺,實則是新政權與地方武裝的統治權之爭。
朱拉尼政府今年3月以同樣手法清剿西部阿拉維派聚居區,此次借德魯茲與貝都因沖突出兵,真實意圖是收繳德魯茲民兵武裝,將南部要地納入中央管控。
但新政府內閣23名部長中僅設1名德魯茲人擔任農業部長,德魯茲社區對前圣戰分子掌權充滿疑懼。
沖突爆發后,敘利亞政府軍與貝都因民兵聯手攻擊德魯茲社區的視頻在社交媒體瘋傳。
血腥畫面激起以色列境內14萬德魯茲公民的強烈反應——他們既是以色列公民,又擁有跨境民族認同。
數百人越境支援敘利亞同胞,國防軍中的德魯茲士兵更集體請愿要求軍事干預。
內塔尼亞胡政府面臨三重壓力,國內兵源危機。
俄裔移民因俄烏戰爭銳減,極端正統派拒服兵役,占以軍10%兵力的德魯茲人成為不可替代的支柱。
執政聯盟崩解風險,因征兵改革,兩個極右翼政黨退出政府,加沙停火問題又使聯盟岌岌可危、地緣安全焦慮,蘇韋達省距戈蘭高地僅80公里,若失守將直面伊朗系武裝威脅。
以色列的回應堪稱雷霆手段,7月16日,F-16戰機10分鐘內升空,將敘利亞總統府、國防部大樓炸成廢墟。
軍事分析家阿米爾·博赫布特點明核心:“以軍需要蘇韋達成為安全緩沖區,更要阻止敘利亞政權重獲南部控制權。”
更深遠的目標,則是實現錫安主義運動百年構想——在敘以邊境建立德魯茲人主導的緩沖國。
敘利亞的巴爾干化宿命
以色列戰機投下的炸彈,炸碎的不僅是總統府穹頂,更是敘利亞脆弱的統一幻夢。
朱拉尼政權名義掌控全國,實際控制區僅占國土三分之一,庫爾德武裝割據東部,德魯茲民兵盤踞南部,“伊斯蘭國”殘部游蕩沙漠。
新政府軍本質是軍閥聯軍——HTS極端分子、外籍傭兵與強征新兵的脆弱組合。
當以色列空襲炸毀俄制T-90坦克,車臣雇傭兵因35%戰損率宣布撤離,前線出現“裝甲營拋下步兵逃跑”的潰敗慘象。
蘇韋達戰役成為敘利亞分裂的催化劑,隨著政府軍潰退,五大割據勢力版圖已然浮現,德魯茲高地自治區(以色列幕后操控)、庫爾德“羅賈瓦”政權(美軍庇護)、大馬士革殘存政府區(依賴伊朗輸血)、北部親土軍閥帶(埃爾多安實際管轄)、沙漠貝都因部落區(極端組織溫床)。
這種分裂恰是以色列追求的終極目標。國防部長卡茨直言:“分裂的敘利亞才符合以色列國家安全。”
當歐盟外交官在布魯塞爾閉門會議上坦言“敘利亞將成新巴爾干”,國際社會默認了一個殘酷現實——叢林法則下,弱國的統一夢終成強權利益的祭品。
硝煙中的蘇韋達街頭,62歲的德魯茲老人卡里姆彎腰拾起燒焦的全家福,遠處以色列直升機正空投夜視儀與反坦克導彈,而政府軍潰兵劫掠的微波爐還倒在瓦礫間。
這場沖突已讓700多具尸體遺落荒野,10萬政府軍潰逃時甚至拋棄傷員,但比傷亡數字更觸目驚心的,是大國博弈揭開的敘利亞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