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萬就業+8035家企業!緬甸28個工業區成國民經濟“壓艙石”
緬甸工業與工業區發展中央委員會秘書長、工業部副部長吳尹貌紐在相關會議上透露,緬甸國內目前設有28個工業區、5個工業街區和2個在建工業區項目。已建成的28個工業區共為556009名勞動者創造了就業機會。
7月12日,撣邦舉行了由工業與工業區發展中央委員會主辦的工業區法律法規說明會,討論現行條例及未來工作計劃。吳尹貌紐副部長在會上作出上述發言。
據悉,現有28個工業區內共入駐8035家小型、中型及大型工業企業。為系統化發展工業區及新園區,緬甸已于2020年頒布《工業區法》,并于2024年核準出臺了配套實施細則。
由于國內工業區在提升國家出口貿易和促進進口替代工業品生產方面發揮著核心作用,會議強調需通過系統化監督管理和協同支持,推動已建成工業區的可持續發展。
緬甸MAEX將在格勞建設一個批發市場
緬甸農產品交易所大眾控股有限公司(Myanmar Agro Exchange Public Co.,Ltd-MAEX)計劃在撣邦南部建立一個批發市場(Whole Sale Market),該市場將與德寧貢批發集散中心相連接,并計劃于今年年底前開業。
緬甸農產品交易所大眾控股有限公司(Myanmar Agro Exchange Public Co.,Ltd-MAEX)的總經理吳耶吞表示:“我們將在撣邦南部格勞鎮建立一個批發市場,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為當地有意投資的批發商、零售商以及二級經銷商提供機會,這也是公司成立10周年的紀念項目。”
該批發市場將幫助撣邦本地的農產品生產者,將其產品通過批發市場渠道與仰光的德寧貢批發集散中心對接,為生產者和買家提供直接交易的服務。
緬韓友誼大橋通車倒計時!
緬甸-韓國友誼(德拉)大橋建設工程即將在近期完工,目前正為最后階段的橋梁連接工作做最后準備。
關于該大橋的建設進展,聯邦建設部部長吳繆丹吞、仰光省行政長官吳索登及仰光市長吳勃鐵,于7月12日日前往施工現場視察。
聯邦部長、省行政長官及團隊前往位于仰光側的橋梁建設項目現場,沿途查看了蓬基路兩側引橋區域為減少機動車噪音對周邊居民影響而安裝的隔音墻(Noise Barrier)完成情況。在主線橋梁連接處,施工方已完成吊索安裝,正為最終階段的橋梁連接做準備工作。
聯邦部長與省行政長官聽取了負責人的匯報后,對工程細節進行核查,并作出指示,首先,該橋梁是便利民眾出行的重要工程,需協調各方確保按期完工;其次,水中橋墩施工及主橋段連接作業時,須與相關部門協作保障航道船舶安全;最后,引橋道路的標識標線須嚴格遵循交通與通信部最新技術規范。
緬甸-韓國友誼(德拉)大橋設計通航凈高160英尺(約48.8米)、跨度998英尺(約304米),可滿足1.5萬噸級遠洋貨輪及內河大型船舶通行。該橋建成后,將顯著提升仰光市區與德拉、端迪、高穆、昆千貢等鎮區的交通效率,并通過疊德耶輻射至壁磅、勃葛禮等伊洛瓦底省沿海城鎮,促進區域互聯互通。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和緬甸中文網一起看緬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