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街上有種怪事兒叫 “芬太尼折疊”:人們慢慢把自己蜷成一團不動彈,吸這玩意兒的人剛吸完的時候非常舒服,接著就疼得死去活來,想不疼只能再吸一點。
很多美國人一開始是因為骨折或手術,醫生開了這藥,結果慢慢染上毒癮戒不掉,23年有七萬五千多人因為這東西死了,美國總愛把這事怪到中國頭上,到現在特朗普還拿這話題炒作。
特朗普最近又把中國扯上了臺面,這回他在競選演講上高舉一張14歲男孩因吸毒過量死亡的照片,臺下那位痛哭的母親是孩子的親生媽媽。
現場氣氛看上去像是在緬懷逝者,但更像是一場提前排練好的政治秀,特朗普對著鏡頭一臉沉痛地說:“我相信中國會執行死刑”,話一出口全場安靜,仿佛正義即將到來。
可細想一下問題根本不在我們國家,誰開的第一張阿片藥處方?是誰允許這種東西在全美醫院、藥店隨意流通?誰在幾十年前就知道這玩意會上癮,卻還要拼命宣傳“安全、無害”?他從頭到尾都沒提。
美國本土的那些大藥廠,尤其是普渡制藥才是“阿片海嘯”的源頭,它們打著“治病”的旗號把成癮的藥賣得像糖豆一樣,監管部門不但沒攔著,反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這背后全是錢,全是利益。
可美國政客為了轉移視線,又耍起老花樣:找個 “外敵” 背黑鍋,這次挑中中國,說 “芬太尼原料來自中國”,就把責任全推過去了。
這就像一個人每天暴飲暴食,暴斃了卻怪外賣平臺做飯太香,這種甩鍋劇本幾十年來屢試不爽,從經濟到疫情,如今連毒品危機也用上了。
最諷刺的是,中國2019年就已經對所有芬太尼類物質“一刀切”,不管你用沒用、有沒有成癮記錄,只要是類似結構,統統當毒品查辦,這是全球首個、力度最大的控制措施,連聯合國都表示認可。
結果美國那年芬太尼致死率一度下降了25%,這不是“打擊不力”,反而是實打實地救命,可美國非但不領情,反而轉頭起訴中國公司說“沒做到位”。
說到底美國不是藥源太多,而是需求太大,只要有成癮人群、只要有人靠賣藥賺錢,這個市場就會自己生長、自己制造新毒源。
真正的問題不是中國工廠,而是美國自己已經變成了“嗜毒社會”:病了先吃藥,煩了靠鎮定,睡不著就安眠,全民“藥罐子”文化才是根源。
美國很多人以為芬太尼危機是毒販從墨西哥偷渡進來的“毒貨”惹的禍,但其實真正最致命的那一刀,是醫生開的合法處方,美國的大批毒癮患者最初根本不是去找毒販買藥,而是去了正規醫院、診所。
一個人可能只是牙疼、拉傷、做了個小手術,醫生立馬笑著遞上“止痛神藥”奧施康定,說這藥見效快、副作用小、不容易上癮,可這話壓根不是真的,它背后的“神話”是美國制藥巨頭普渡制藥公司砸錢砸出來的。
他們給醫學專家塞錢,編數據搞“科研”,收買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內部高層,硬生生把一種強效成癮的麻醉藥包裝成“家庭常備”的止痛良藥,那句“成癮率不到1%”聽著科學,實則純屬胡扯。
更離譜的是,這種造假還成了全行業“共識”,醫生被邀請參加“學術會議”,其實就是公司花錢帶他們去度假,吃飯、喝酒、簽協議,只要開藥就有高額返點。
很多醫生一邊開處方,一邊數回扣,早已忘了“救死扶傷”四個字,醫院為了提升所謂“病人滿意度”,也鼓勵醫生別多嘴,誰喊疼就給藥。
患者不問副作用,只求見效快,醫生也懶得解釋,直接開一瓶,藥變成糖,吃藥像嚼口香糖一樣隨便,幾年下來,大量人吃上癮了,但還沒意識到自己其實已經成了“合法癮君子”。
直到哪天突然被告知,藥不能隨便開了,處方變嚴了,普渡制藥宣布破產跑路了,醫院不再輕易發藥了,患者斷藥后開始焦躁難耐。
有人為了繼續“止疼”,轉頭走上了街頭黑市,結果買到的“假處方藥”,里面加的卻是致命的芬太尼,像那個14歲的男孩表面上是吃了“鎮痛藥”,可一片藥丸里加的芬太尼劑量,能干掉四個成年人。
他不是找死,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像他這樣的悲劇在美國每天都在發生。
真正的毒不是從墨西哥運來的,也不是中國工廠生產的,而是美國自己醫生開的合法藥,藥廠掩蓋的巨大真相,以及制度性縱容下發展出的貪婪產業鏈。
美國這場芬太尼危機,表面上是毒品問題,實際上卻是整個社會病了,大家都在問:一個以“救人”為使命的醫療體系,怎么成了“喂毒”的溫床?
答案其實特簡單:這根本不是醫療事故,是場處心積慮的利益鏈游戲,每個環節都有人掙錢,就病人沒好處。
美國人對“疼痛”的容忍幾乎為零,哪怕只是腰酸背痛、頭暈拉肚子,很多人第一反應不是調整生活,而是立刻吃藥止痛,在這個國家“無痛”被當作基本人權,哪怕是輕微不適,也要求馬上解決。
藥企和醫生正是看中了這點,把“止痛”當成了最賺錢的生意口子,消費者心態加消費主義文化,讓藥品濫用有了天然的土壤。
接下來就是一整套“資本共謀”的商業機制開始運轉:制藥公司拼命推廣止痛藥,賺的是上千億利潤,醫院拼命給病人開藥,換來的是滿意度評分和政府補貼。
保險公司也樂意報銷,因為幾片止痛藥比花錢做理療、心理疏導便宜多了,醫生開藥,患者吃藥,藥企供貨,保險付賬,錢在這個閉環里流轉,四方得利。
病人唯一的貢獻就是持續消費,即使最后成癮崩潰、死在街頭,也不過就是一行數據報表,而當正規渠道斷藥之后,大批病人就會涌入黑市,尋求“替代藥”。
這就是街頭芬太尼的由來,這些劣質仿制藥便宜、猛,效果強,但更容易致命,很多人在街頭吸食后,整個人像斷了線的木偶,腰背彎折、意識模糊,跪著睡在路邊。
這種“芬太尼折疊人”不再只是個案,而成了現代美國城市街頭的真實日常,更可怕的是:大家都知道問題在哪,可就是沒人敢動。
要真正改革,就得去砍醫藥資本的利潤、得罪大量依賴止痛藥的選民、動搖整個醫保和政商體系——這是任何總統都不敢干的事,于是特朗普選擇了最輕松也最管用的一招:把鍋甩給中國。
他不去碰醫生,不去罵藥企,而是站在臺上說“是中國的芬太尼在毒害美國”,煽動民族主義,順便拉一波支持率,這不是臨時策略,而是美國政治體制早就注定的逃避路線。
那些街頭倒下、跪地不醒的人,是美國整個系統性腐敗的最直白注腳:這個國家知道自己得了重病卻不愿手術,不想動刀只會怪別人拖時間、假裝一切正常,問題不在藥,而在制度,毒不在國外,而在身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