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發表聲明,明確警告西方國家,如果允許烏克蘭使用遠程武器攻擊俄羅斯縱深目標,俄方將保留對相關國家軍事設施實施打擊的權利。
這一聲明標志著俄烏沖突在軍事層面再次升級,同時揭示了國際法和軍事干預之間復雜的灰色地帶。在西方的軍事援助和制裁壓力下,俄羅斯堅決捍衛自身利益,而美國與歐洲則采取雙重手段施壓俄羅斯。隨著局勢愈加緊張,雙方如何在這個“極限施壓”的博弈中找到出路,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2025年7月1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針對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遠程武器的行為作出了嚴厲回應。她強調,如果西方繼續支持烏克蘭使用美制武器,俄羅斯將不排除直接對提供武器的國家的軍事設施進行打擊。這一聲明迅速引發國際關注,揭示了俄烏沖突中日益復雜的軍事與法律博弈。
根據俄羅斯方面的說法,烏克蘭操作美制陸軍戰術導彈系統時,依賴北約的衛星偵察數據和程序設定。這種技術上的合作,使得俄羅斯認為西方國家不僅僅是在提供武器,而是參與了直接的軍事干預。扎哈羅娃指出,外國技術人員在武器使用過程中提供支持,因此,武器提供國應對所有后果承擔“全部責任”。
她還補充道,烏克蘭使用的這些導彈射程達300公里,能夠打擊到俄羅斯邊境以外的軍事基地,而北約的衛星數據鏈對打擊目標的精確定位被視為“技術介入”的證據。
這一聲明標志著俄羅斯在對烏克蘭的軍事沖突中采取更加激烈的立場。在此之前,俄羅斯曾一再警告西方,稱其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將加劇沖突的規模,并可能導致更大范圍的軍事對抗。此次俄方的表態,將戰爭的潛在風險提升至新的層級,尤其是在對西方國家的軍事基地和設施進行直接打擊的威脅下,世界安全局勢再次處于緊張狀態。
西方國家的回應則是更加緊密的軍事和經濟壓力。7月18日,歐盟批準了第18輪對俄羅斯的制裁,首次將俄羅斯在印度的煉油廠列入制裁名單,試圖通過經濟手段對俄羅斯施加更多壓力。與此同時,德國宣布將在“未來數周內”向烏克蘭交付“愛國者”防空系統,這一舉措無疑加劇了俄羅斯的焦慮。俄羅斯認為,這種軍事援助的提供無疑會激化雙方的對抗,使得沖突有升級的風險。
在經濟層面,美國的壓力也不容小覷。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威脅,如果俄羅斯繼續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進行貿易,特別是在能源領域,所有與俄方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將面臨500%的關稅。美國此舉無疑是在利用經濟制裁作為武器,企圖通過遏制俄羅斯的經濟增長,迫使其在戰略上做出妥協。
盡管西方國家通過軍事援助和制裁加大了對俄羅斯的壓力,但俄羅斯并未顯現出任何軟化跡象。扎哈羅娃表示,西方的制裁威脅已不再對俄羅斯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俄羅斯對其經濟制裁的抵抗力愈發強大,且不斷加強與中國等國的經濟合作,尤其是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面的努力,顯示出俄羅斯在應對西方制裁時的決心與能力。
面對西方的威脅,俄羅斯的態度愈加強硬。美國曾在1986年以相似的理由對利比亞進行空襲,然而此次,俄羅斯的威脅顯然不再是空穴來風。扎哈羅娃指出,西方批評俄羅斯的行動時,卻忽視了自身在歷史上的類似行為,尤其是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的空襲行動。
而美國威脅要對俄羅斯進行轟炸,意味著俄方可以依據同樣的原則進行反擊,國際法的保護范圍在這種“以牙還牙”的軍事對抗中顯得尤為復雜。
在中俄外交層面,中國也未置身事外。2025年7月15日,王毅外長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晤時,強調“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出路”。
盡管中國在此問題上的立場較為中立,并未直接回應關于武器打擊權的爭議,但中國一貫強調通過外交手段解決沖突,支持全球穩定和和平的原則。這表明,中俄之間雖然在許多議題上保持一致,但在如何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問題上,中國依然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而非軍事對抗來達成解決方案。
然而,隨著局勢的發展,俄羅斯和美國之間的博弈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美國繼續通過經濟制裁、技術封鎖等手段對俄羅斯施加壓力,意圖迫使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做出妥協。
與此同時,俄羅斯則通過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來對抗西方的經濟封鎖,并通過軍事手段向西方施壓,宣稱如果烏克蘭繼續使用遠程武器攻擊俄羅斯大城市,俄羅斯將會對美國的大城市進行報復。
雙方的這種極限施壓策略使得國際局勢更加不確定。盡管雙方都在表面上展現出強硬的立場,但在背后,如何實現妥協和找到解決的途徑,依然是決定這場沖突走向的關鍵。烏克蘭危機的未來,依舊懸而未決。
當前的局勢已經不僅僅是俄烏之間的沖突,更是全球大國博弈的一部分。俄羅斯的聲明明確表示,如果西方繼續在軍事上支持烏克蘭,尤其是通過遠程武器的提供,俄羅斯將保留打擊提供這些武器的國家的權利。這不僅是對烏克蘭行動的警告,也是在向西方傳達一個強烈的信息:任何軍事干預都可能帶來更大規模的沖突。
西方國家的回應則是通過經濟制裁和軍事援助的雙重手段加大對俄羅斯的施壓。雖然經濟制裁在短期內或許會對俄羅斯造成一定影響,但從長遠來看,俄羅斯已經展示出強大的應對能力,尤其是在加強與中國等國的合作方面。而美國的經濟威脅和軍事干預則更具有長期性,可能會加劇全球的安全緊張局勢。
這一場對抗顯示了國際法和地緣政治中復雜的灰色地帶。俄羅斯的威脅盡管有其合法性,但在國際法的框架下,是否能夠得到廣泛支持仍然存在疑問。而美國與西方國家的戰略則通過經濟和軍事手段施加壓力,試圖在國際舞臺上維持其霸權地位。
參考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