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大荒集團紅興隆分公司饒河農場智慧農業示范區,農業發展部工作人員輕點手機APP,搭載物聯網傳感器的監測設備便開始對作物生長狀態進行實時監測。這是農場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智慧化不斷提升糧食生產管理水平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饒河農場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徑,以集團“1+3”智慧農業發展模式為抓手,“1”即一個數字化底座,“3”即數字管理、數字農服、智慧農場三大核心業務場景,努力打造智慧農業大腦。在穩面積、提單產、提品質上下功夫,推動現代農業科技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目前,農場已建成智慧農業示范區1個,核心區智能設備覆蓋率達100%,為糧食穩產增收筑牢科技“壓艙石”。
在饒河農場的田間地頭,工作人員通過手機APP不僅能實時獲取氣象預警、孢子捕捉、蟲情監測、土壤溫濕度等數據監測結果,還能借助高清攝像頭360度查看田間實景,讓農作物生長狀態的把控從“經驗判斷”轉向“數據驅動”,為科學管理提供了全方位支撐。同時,夏管期間在全場范圍內開展航化作業,做到應航盡航,提高應對農業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的防御能力,實現田間管理“三清”目標。在播種、收獲期間農場也充分利用智能農機等設備,高標準、高質量開展農業生產工作,推進農作物“耕種管收”全環節智能化作業。此外,農場打造“線上+線下”技術服務體系,通過建立微信技術交流群、開辦田間講堂,定期推送田間管理方案,精準把農業知識送到田間地頭。
“以前夏管全靠經驗,遇到突發情況手忙腳亂,現在有了智能設備,動動手指就能知道地里有沒有蟲子、什么蟲子、打什么藥。”種植戶姚偉興奮地說道。
目前,農場氣象、孢子、蟲情、土壤等智能設備共76臺套,通過智能監測設備的應用,病蟲害防治效率提升了,減少了農藥使用量。隨著數字技術與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這座邊陲農場正向著“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協同發展的現代農業高地穩步邁進。(文圖:賈微
來源:農民日報
編輯 / 賈 微
審核 / 李妃妃
監制 / 孫桂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