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一家數碼家電商場內,消費者咨詢補貼政策,選購數碼產品。視覺中國供圖
消費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也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作了系統部署,并提出以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政策舉措(以下簡稱“‘國補’政策”)。今年“國補”政策的額度達到3000億元,補貼范圍更廣,并且資金分配綜合各地區常住人口數量、地區生產總值、保有量以及去年執行情況等因素,合理確定對各地區支持資金規模,向成效較好的地區適度傾斜,進一步提升了精準性。各地結合實際推出具體落實措施,覆蓋家電、數碼、汽車、家裝等多品類。
“國補”政策實施效果
國家通過“國補”政策,持續發揮消費品以舊換新在提消費、調結構、擴內需、促升級、惠民生方面的關鍵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
擴大消費規模增量,推動銷售額與銷售量顯著提升。“國補”政策通過降低消費者購買成本,有效激發居民消費意愿,帶動各類消費品銷售額與銷售量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5%,內需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8.8%,其中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為52%,是增長的主動力。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銷售額已超過去年全年。
加速消費結構升級,助力中高端與智能化產品占比躍升。“國補”政策通過精準支持智能化、高端化產品,推動消費結構從“基礎需求”向“品質需求”轉型。一方面,中高端產品占比顯著提升;另一方面,智能產品滲透率加速躍升。
激活存量市場動能,釋放換購需求潛力。“國補”政策針對老舊產品更新換代,有效盤活了存量市場,推動“首購”向“增換購”轉型。在汽車市場領域,預計今年汽車換購比例將突破65%。在家電市場領域,“國補”政策激活了用戶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用戶老舊家電的換新需求。
驅動產業轉型迭代,加速產業高端化智能化進程。“國補”政策通過引導企業聚焦智能設備、綠色節能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推動產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
實現供需兩端共贏,增強多方獲得感。在消費者層面,“國補”政策直接降低了購買成本,與此同時,消費升級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產品體驗。在商家層面,“國補”政策帶動了銷售額增長,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有助于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使企業更加注重技術研發、產品質量和服務效果。
“國補”政策優化建議
“國補”政策在擴大內需、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國補”政策還需要在資金分配使用、補貼領取流程和強化消費保障等方面繼續發力,助力實現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目標。
優化資金分配使用,使“國補”更加精準科學。一是擴大政策覆蓋范圍,納入更多數碼產品、擴大汽車報廢更新舊車范圍,增加家電以舊換新產品種類,加大對服務消費的支持力度。二是設置差異化補貼比例,加大對低收入群體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補貼力度,增強提振消費效果。三是降低商戶參與門檻,根據商戶規模和經營情況,制定差異化參與標準,并為參與補貼的商戶提供金融支持,減輕資金壓力。四是建立科學評估指標體系,定期收集和分析相關數據,全面評估政策效果,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和完善政策措施,使政策更加精準滿足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利益。
簡化補貼領取流程,使“國補”更加便捷高效。一方面,簡化補貼申請和領取流程,提高消費者操作便捷性;對老年人群體保留線下申領通道,支持憑身份證、購物憑證在社區服務中心或合作商家現場辦理補貼返還。另一方面,優化實名認證環節,強化與公安、民政系統數據共享,實現“一次認證、全周期通用”,減少重復填寫個人信息;探索大件商品補貼可采用“支付即審核”模式,自動核驗消費憑證與補貼資格的匹配性。
完善消費保障機制,使“國補”更加安全合理。一是建立投訴舉報機制,鼓勵社會各界參與監督,確保補貼資金合理使用,防止商家肆意截留“國補”等違規行為的發生。二是建立補貼名額恢復機制。對于未實際完成交易的訂單,自動返還消費者補貼名額,避免消費者因商品質量問題等原因退貨后,補貼資格無法重新領取的情況出現。三是解決保價難題。加強監管明確商家的保價責任和義務,確保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應有的價保服務,防止個別商家虛高定價或通過漲價等方式套補。
(作者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