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幕真是讓人五味雜陳:特朗普舉著14歲死者照片,神情嚴肅地承諾要讓中國對芬太尼販子執行死刑。
可就在幾個小時前,他還在說"中國一直在芬太尼問題上幫助我們",轉眼間就開始暗示中國是罪魁禍首。
說實話,這套路玩得真是爐火純青,但問題是:73%的芬太尼都是美國自己制造的,甩鍋有用嗎?
每天205人死亡,73%"毒源"竟在美國自己家里
話說回來,先看看數據怎么說。美國疾控中心剛公布的數字簡直讓人倒吸一口涼氣:2023年全美因芬太尼死亡74,702人,平均每天205人,也就是說每7分鐘就有一個人因為這玩意兒丟了性命。
更讓人意外的是,美國緝毒局DEA的數據顯示,美國境內制造的芬太尼占到了73%,而所謂的"進口"只占27%。這個數字簡直是對政治敘事的響亮耳光。
走在費城的肯辛頓大街上,你會看到這樣的景象:一群人以詭異的姿態凝固在街頭,膝蓋抵著胸口,脊椎彎成不可思議的弧度。這就是著名的"芬太尼折疊"現象。
癮君子說這種狀態"像在課堂上睡覺一樣舒服",大腦以為自己還在走路,身體卻已進入毫無知覺的昏迷。短短兩小時在幻覺中飛逝,但等他們"醒來"時,腰背膝蓋的劇痛又驅使他們再次投入毒品懷抱。
這就是惡性循環的開始:疼痛、吸食,吸食效果結束后更疼痛,再加大劑量吸食,最后死亡。從2018年起,芬太尼就成了15至48歲美國人的頭號殺手。
有意思的是,2018年恰好是特朗普第一個任期的第二年,也就是他挑起對華"貿易戰"并將芬太尼問題歸咎于中國的那一年。結果呢?加大對中國進口關稅后,美國藥物濫用問題非但沒解決,還變本加厲。
從"救命天使"到"街頭惡魔":一部30年的墮落史
要搞清楚這一切,得從30年前說起。芬太尼本來是醫學界的福音,作為人工合成阿片類藥物,它的止痛效力是嗎啡的100倍,起效時間僅需2分鐘,簡直就是癌癥晚期患者的救命稻草。
上世紀90年代,美國醫學界受左翼思潮影響,將"免于疼痛"拔高為基本人權。醫藥協會指南開始推薦對非癌癥慢性疼痛使用強效阿片類藥物,同時刻意低估成癮風險。這為后來的災難埋下了伏筆。
制藥巨頭普渡制藥趁勢推出奧施康定,通過行賄FDA官員獲得批文。負責審批的柯蒂斯·賴特博士在通過藥品一年后便辭職,搖身成為普渡制藥顧問,薪水暴漲25倍。這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官商勾結。
打通監管環節后,普渡組建龐大營銷隊伍,以度假、高爾夫、付費演講之名賄賂醫生。當醫保系統將這類藥物納入報銷范圍,一個完美的閉環就形成了。
患者免費獲取,醫生獲利開藥,藥企坐收暴利。一瓶100美元的奧施康定雄踞止痛藥銷量榜首二十年,每年創造數十億美元收入。這套操作在中國根本行不通,畢竟"是藥三分毒"是每家每戶都明白的常識。
2007年,普渡制藥終于承認故意誤導奧施康定的成癮風險,并在120億美元索賠下申請破產。但潘多拉魔盒已然打開,美國人民再也回不到從前了。目前全美超過200萬人對阿片類藥物成癮,其中102萬人在過去一年濫用芬太尼。
中美管控大PK:一個如臨大敵,一個如入無人之地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一種做法。在中國,芬太尼被視作重要物資,必須鎖在雙層保險柜里,由資深醫師層層審批,確保它只用在最需要的病人身上。
2019年中國率先實施芬太尼整類列管,建立了全球最嚴格的管控體系。從生產、流通到使用的每個環節都嚴格把控,確保芬太尼類物質不會流入非法渠道。
數據不會說謊:中國實施整類列管后,向美國出口芬太尼類物質下降了97.8%,國內更是實現了零流失案件。部分三甲醫院甚至引入生物識別藥柜,每一劑藥品都有記錄、有追溯。
反觀美國,許多處方藥都可以輕松從網絡平臺訂購,甚至有人用信用卡就能買到"30號藍色藥丸"。這種管控差距,簡直是天壤之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的回應可謂硬核:"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責任在美國自身。"這番話直接點出了問題的本質。
墨西哥販毒集團也借此建立龐大網絡,將毒品輸入美國。而美國既無力打擊國內黑市,也無法有效管控邊境,只能任由"芬太尼"問題在國內擴散。
歐盟的數據更是打臉:歐盟27國的芬太尼死亡率僅為美國的0.3%。這說明問題的根源確實在美國自身的制度設計,而非外部因素。
政治甩鍋的"高明"算計:得罪選民還是得罪外國?
問題的關鍵在于政治邏輯。美國政客們心知肚明,舉著受害者照片控訴外國,比改革本國醫療體系安全且容易得多。這是一筆精明的政治賬。
想想看,如果特朗普真要解決芬太尼問題,就得向勢力龐大的醫藥資本開戰,得罪那些已經習慣強效止痛藥的龐大選民群體。這無異于政治自殺。
相比之下,把責任推給中國多省事:既能顯示自己在"維護國家安全",又不會觸及國內既得利益集團,還能轉移公眾注意力。這就是政治甩鍋的"高明"之處。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特朗普在同一天內的表態竟然前后矛盾:先在橢圓形辦公室表示"中國一直在幫助我們",幾小時后簽署法案時卻改口說"中國提供了大部分芬太尼"。
這種說法很"狡猾":不直接指責中國,卻把話題和輿論引向中國,既完成了"輿論綁架",又撇清了自己的責任。畢竟,他只是在"陳述事實"而已。
但現實是殘酷的。當醫療渠道開始受限,地下市場立即填補空缺。地下作坊利用芬太尼合成簡單的特性,用化工原料就能生產,瘋狂收割利潤。
甩鍋策略的必然結果是什么?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可能進一步惡化。因為真正的"毒源"就在美國國內,外部責任論只是掩耳盜鈴。
結語
特朗普的政治表演雖然賺足了眼淚和掌聲,但73%的芬太尼來自美國自身這個事實,注定了甩鍋策略的徒勞無功。
真正的解決之道,不在白宮的簽字儀式,而在美國敢不敢對自己的醫療體系和利益集團動真格的刀子。
面對這樣的政治甩鍋,你覺得美國會真正反省自身問題嗎?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