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瀚森終于在夏季聯賽的4場比賽里“驗貨成功,波特蘭開拓者的這波操作,算是讓原本還在對噴的球迷們有點“真香了,尤其是那些對16順位還在猶豫的人,眼下只能嘴硬幾句,其實心里都開始琢磨,這回選對人了沒,答案其實已經很明顯,至少從夏聯層面來看,楊瀚森的表現已經讓開拓者管理層決定提前“收工,直接宣布不打最后一場,理由也很直接——這四場夠用了,想看的都看到了
數據不會騙人,楊瀚森4場帶隊拿下3勝1負,正負值遙遙領先,全隊只要他在場,攻防兩端都能看到明顯的正面加成,上一場正負值+19,球隊剛好贏對手19分,這種“在場就贏分的表現,放在夏聯已經是頂配,得分、籃板、助攻、蓋帽都能穩穩交出,場均10.8分5.3籃板3.8助攻2.3蓋帽,數據不炸裂,但非常均衡,尤其是助攻和護框,完全不像個新秀中鋒能打出來的內容,這也是為什么外界評價會逐漸發生偏轉,原本的質疑慢慢變成了期待
韋德和阿里納斯的評價更是添了一把火,韋德在播客里直接把楊瀚森比作王治郅,說他球風不像姚明,倒有點當年王的影子,傳球有想象力,球商在線,甚至三分線外也敢出手,這幾個點都戳中了現代中鋒的主流標準,甚至韋德還特意補了一句:楊瀚森比王治郅當年更適合現在的NBA,說白了就是覺得這小伙的技術包和適應性,放到今天的NBA,天花板比想象中高,阿里納斯則一如既往“嘴毒,但這次卻是力挺楊瀚森,他直接拿約基奇舉例,說像楊瀚森這種能持球、能組織、能投籃的內線,在現在聯盟就是寶貝,開拓者不是撿漏,是賺麻了
問題來了,楊瀚森真的有這么強嗎,或者說16順位到底虧不虧,客觀說,夏聯的對抗強度和常規賽是兩碼事,很多球員在夏聯能刷出好看的數據,但一到大場面就會“隱身,但楊瀚森的優勢在于,他的比賽方式和氣質不像那種靠刷分、刷帽子出風頭的新秀,他的存在感體現在攻防細節上,比如擋拆后的分球、籃下的二次干擾、落位的時機選擇,這些東西其實很難通過簡單的數據反映出來,但只要懂球的一看比賽錄像,就知道這人腦子夠用,手也不毛躁,最關鍵是節奏感好,不會一上來就是亂沖亂撞
還有個小細節,楊瀚森的雙手比倫納德還大,手長25.4厘米,手寬28.5厘米,這兩項都是頂級內線的“硬件,終結能力直接拉滿,唯一短板是上肢力量還差點火候,碰到強壯內線容易吃虧,不過下盤穩定,重心低,完全不是“紙片人那掛的,等他再練一練力量,1對1單打會更難防,最要命的是你還不能輕易包夾他,因為他的傳球能力擺在那,出球快,視野寬,稍微一猶豫就能點出空位隊友,這種“自帶體系感的球員,確實是現在球隊夢寐以求的拼圖
其實,開拓者球迷一開始對16順位的選擇有點不服氣,也正常,畢竟選秀夜總有人想要“即戰力或者“潛力怪,可現實就是,NBA歷史上有多少“黑馬中鋒都是被低估的,約基奇當年第二輪才被選,沒人想到他能拿MVP,楊瀚森現在能在第一輪被鎖定,已經是對他能力的認可,更何況,開拓者這幾年也不是沒賭錯過人,這次至少看起來,風險和回報還算對等,畢竟他才20歲,未來幾年成長空間巨大,這種可以“邊打邊練的新秀,反倒更適合重建球隊的節奏
再說夏聯這幾場,開拓者的體系安排也很聰明,沒讓楊瀚森死磕內線,而是大量增加他的持球和傳導任務,鍛煉他做“二傳手的能力,這一點和約基奇早期在掘金的成長路線有點像,先讓你養成全局觀,再慢慢加碼進攻戲份,別小看這點,很多能打的內線之所以進化不了,就是死盯著籃下刷數據,完全沒想過怎么帶動隊友,楊瀚森這一點就很自覺
當然,夏聯終歸只是夏聯,常規賽是真考驗,屆時對手不再是同齡人或者“邊緣人,而是正兒八經的NBA輪換,楊瀚森需要面對的挑戰會更多,比如防守端的換防速度、進攻端的身體對抗,還有節奏的把控,能不能抗住長時間高強度比賽的消耗,這些都是未知數,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開拓者已經把這個寶藏球員的“說明書找出來了,剩下就是看他自己怎么進化
最后一句話總結,楊瀚森的夏聯表現確實讓所有人眼前一亮,韋德、阿里納斯給面子,波特蘭球迷終于能點贊回懟那些唱衰的聲音,不過真正的“驗貨還得等到常規賽,屆時到底是“新約基奇,還是又一個“夏聯幻影,還得讓時間和賽場說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