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eeliy
導語
“我的屋子里沒有蟑螂,但是我身邊真的有很多粥批”
「2025明日方舟:集成映射——沉浸式線下展」(后文簡稱「集成映射」)當初公布時,讓許多玩家大為驚訝。
先簡單解釋一下這個活動,「集成映射」是以《明日方舟》游戲內肉鴿模式“集成戰略”為主題開辦的沉浸式展覽,其中沉浸體驗館即A館用的元素,全部來自六次肉鴿。早在六周年的直播慶典上,鷹角就放出了「集成映射」的消息。雖然PV只有短短1分多鐘的概念畫面,也足以讓當時守著直播的玩家們“顱內高潮”,賺足了期待。
而肉鴿模式自不必說,一直都是《明日方舟》的一大支柱。這段時間有著剛結束的第七屆仙術杯(玩家民間的肉鴿模式比賽),也有玩家新誕生并且破圈的爆梗“我的出租屋有很多蟑螂,但我身邊的粥批真的沒有幾個”, 其中提到“集成戰略”和仙術杯的部分,讓這個模式再次倍受關注。在線下展覽開幕的同一天,《明日方舟》也更新了集成戰略模式的新主題《歲的界園志異》,“好想去界園”一度成為了前段時間的熱詞。
但開展前的「集成映射」線下沉浸展,卻引來了不少猜測。這會是一場怎樣的展覽?玩家此前更多接觸到的是像常規漫展那樣的活動,哪怕是去過往年的明日方舟嘉年華,看過足夠亮眼的展會木結構高層搭建,可能也很難想象宣傳語中的“沉浸式展覽”具體是什么樣的。畢竟“沉浸”這個詞,可能已經被某些夸夸其談的品牌方用泛了,無非就是拍拍照的靜態陳列展覽,可能也就墻貼多一些。
隨著情報解禁,第一批到現場體驗的媒體和KOL體驗報道,再加上正式開展前官方發布的先遣速報,有關「集成映射」的猜測聲音就小了很多,玩家們逐漸了解到這并非是一場簡單的漫展活動,是一場在定制搭建和靜態展陳之上,還伴隨著演出、互動、機關、密室、聲效和光影交互的大型線下活動,所謂“沉浸式”所言非虛。
玩家們開始期待,鷹角到底要怎么讓「集成映射」這個展覽,帶來沉浸式交互。也期待著,自己真實的現場體驗。
01
身臨其境的“探險”
如何讓一個場館中的數百人都能沉浸式的游覽?雖然鷹角有著豐富的線下活動經驗,這也依然是一個難題,想要沉浸的體驗,其中一定不能繞開的就是:環境。
從《刻俄柏的灰蕈迷境》(《明日方舟》的集成戰略初嘗試,當時還只是個限時活動)到常駐后的現在,包括最新的《歲的界園志異》,六個主題每個都有著獨特且契合主題的風格。
以《薩卡茲的無終奇語》主題肉鴿舉例,在游戲中這是一個“講故事”的故事,所以在「集成映射」線下沉浸展中,薩卡茲肉鴿主題區域的互動還采用了AR技術,當玩家們通過手機看到墻上一幅幅畫作動起來的時候,仿佛聽見故事講述者妮芙,正在為大家娓娓道來有關薩卡茲種族的無盡想象。
進入到更深的區域時,故事中的特蕾西婭、阿米婭又統統出現在玩家的眼前,讓玩家再次回想起在游戲中“故事”交織著“真實世界”的記憶。
另一邊的《傀影與猩紅孤鉆》主題區域同樣讓人“入戲太深”。在燭光錯落的長臺階拾級而上,正式開始游玩之前,玩家們就需要選擇兩條道路中的一條,一條通向地牢,一條通向古堡。
在地牢等候區域,你能親眼目睹在游戲里被巨大鎖鏈桎梏的薩卡茲少女(也就是肉鴿中大家常調侃的經典“仙人跳”),也能見證尚未完成的復仇劇本,還可以得到身陷囹圄的大作家的親筆簽名。而在另一邊的古堡中,場景、機關又截然不同,但兩條路線最后都將交匯到猩紅舞會。
排隊路過,或許也是一種“別找麻煩!”的選擇
桌上放置的“玻璃小鳥”讓許多路過此處的玩家都小聲議論
“希望+4,可攜帶干員+1”
玩家作為賓客,在大廳的桌椅落座,觀賞猩紅舞會的沉浸式舞蹈演出后,又跟隨傀影的腳步前進,在新場景的臺階上迎來了傀影和喉舌打斗的落幕演出(也是傀影肉鴿的結局之一)。演員們表演所在的臺階舞臺,離玩家只有10幾米。優秀的光影效果和Coser出色的表演,真有種玩家們作為博士,去古堡尋找失蹤的傀影,并在最后目睹傀影斬斷過去的羈絆,真正的成為羅德島干員。
“你知道這些場景對我這種學美術的學生沖擊力有多大嗎?”一位玩家在遞給我無料時說到。
無論是場景和光影配合的難度,還是Coser妝效與表演的還原細節,她都向我一一道來,描述著她從中所學習到,所感悟到的某些東西。如果說薩卡茲是游離于故事和真實之間,《傀影與猩紅孤鉆》主題區域更像是把游戲中的劇團、舞會、癲狂的藝術直接傳送到了現實世界。
玩家可以觸摸到真實的物品,回到熟悉的場景,在限定的時間空間,切身實地感受曾經一遍又一遍游玩過的“節點”。
在《水月與深藍之樹》主題區域中,接近7米高、枝條延展超過12米的巨樹所帶來的震撼,是任何照片,影像都無法展現出來的。哪怕是在提前透露出展區中有這么一棵巨樹的前提下,同我一起去的玩家們也會在肉眼見到時發出“臥槽”的驚嘆。
水月肉鴿主題區域帶給玩家的視覺震撼,不止是場景中的巨樹,還有其如夢似幻的光影。站在場景中,環視著幽藍色的熒光還有其密密麻麻的蒼老的文字,似乎時刻都在與靜謐的深海交流。
每到一處新場景,玩家們都會忍不住駐足,有些玩家仔細端詳場景中的每一件器物,試圖尋找最合適的角度將其記錄下來;有些玩家會欣喜的向同伴指出這是游戲中的某處,自己又是何時記住的;還有些玩家已經全身心的投入到場景中,調查起了故事中的伏筆。
但光靠身臨其境的場景,只用看,還不夠使人沉浸。作為一場線下展覽,場景搭建本身就是一道答對難加分,搭錯扣大分的必答題,區別可能只在于足夠用心或投入成本的超大型搭建,能否“酌情”加分。而互動,就是所謂板上釘釘的“加分項”。
02
世界的中心
任何游戲世界的中心永遠是玩家,這在線下活動中也不例外。當我剛走進展會,還未將手上的行李放進存包處時,就被迎面而來的刻俄柏(《刻俄柏的灰蕈迷境》主題區域)輕呼博士,詢問著問題。當時我還有些羞怯的沒反應過來,直到跟隨她的引導完成了第一個互動小游戲我才明白,原來「集成映射」沉浸展的探險已經開始了。
這樣的互動遍布在「集成映射」中的任何一個角落。《水月與深藍之樹》主題區域之中,玩家們先在密室通過環境的提示揭曉謎題,正當玩家們似乎還沉浸在解密后的未知道路中,由NPC扮演的海怪突然鉆出,可把我們這一行人的神經損傷暴條了。在驚嚇之余,又是會心一笑,游戲中的怪物真的好像突破了第四面墻,來到了現實生活中。
隨后便由干員水月帶著玩家們前行。面對水月在深藍之樹下的獨白時,玩家們的情緒也完全被周遭的環境、水月的表演調動。有一名水月廚的玩家告訴我,這段劇情是分散在事件節點中的,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現場這段延展而成的水月獨白,這對于她這樣的廚力玩家來說,至少此刻,她離自己喜歡的角色,無論是在空間上,還是心靈上,都更近了一步。
《傀影與猩紅孤鉆》主題區域里,當古堡的大門被打開,侍者告訴玩家們,需要手持燭臺前進。于是我們一同進入古堡的一位玩家,便捧起燭臺,在昏暗的古堡中緩緩前進,其余尾隨其后,頗有種在“惡靈”古堡中探險的樂趣。
有時互動并非只是現場的Coser的表演、staff的工作。在《探索者的銀凇止境》主題區域中,玩家們需要每五人組成一隊,分頭去探索薩米肉鴿主題密室的兩條路線,和我們同行的有兩位Coser以及一位獨自從外地而來的學生。我們本從傀影肉鴿主題區域就一起在排隊,由于在那邊玩家彼此之間的互動并不算多,我們也就沒有相互打招呼。
我們進入場景就遇到了指引Coser繆爾賽思,當她和我們打招呼時,見過小刻、水月、傀影后的我也不再羞怯,和這位我本就十分喜愛的干員互動起來。清楚任務目標是尋找4塊密文板后,本沒有多少對話的我們五人,開始討論起如何攻關,這時如同染污軀殼一樣的NPC又突然竄出用驚嚇打亂了我們的計劃,我們只得四散而逃,眼見計劃被打亂,那位獨行的玩家主動成為了對抗邪魔的前線擔當,我們其余四人也心領神會的埋頭尋找密文板,達成過關條件。
走出《探索者的銀凇止境》主題區域后,我們也就開始閑聊起來,她們都是特地從外地來到上海,參加這次的「集成映射」線下沉浸展。7月的上海酷熱難耐,短褲短袖的我在室外不到一分鐘也是揮汗如雨,很難想象這兩位Coser是怎么長途跋涉過來的。
沉浸展里的阿米婭coser
而支撐起她們的,可能就是一句話,“我是粥批啊,為什么會不來呢?”。最后在與她們分別之際,我問了一個我已經快有答案的問題:
03
值嗎?
我向許多玩家都問了這樣一個問題,“現在看來,這場線下活動,值嗎?”
得到的回答無一例外,值。
沉浸展里的薩科塔修女coser
而不同玩家所覺得值的地方,也完全不同。有一名十分硬核的集成戰略玩家告訴我,他對于肉鴿模式的劇情知之甚少,但全角標(肉鴿模式最高難度全結局通關)的他,卻被排列在《薩卡茲的無終奇語》主題區域里的數件藏品給打動。
薩卡茲肉鴿藏品陳列
文明的存續、“拱門”與“呼救”,美愿時代的留戀、死仇時代的恨意......這些藏品可以說是他朝夕相處的“戰友”,以真實的肉眼觀測到時,也難免不為之動容。
游戲內象征魔王的藏品“文明的存續”
對故事如饑似渴的玩家們,又同樣通過真實體驗再次解讀了《傀影與猩紅孤鉆》,在傀影打敗喉舌后,究竟是劇團的又一次癲狂的藝術表演,還是有著更大的幕后BOSS操縱著這座古堡,給玩家引發的無窮的遐想。
在排隊時,我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有些玩家掏出手機開啟了界園的探索(新的炎國主題肉鴿《歲的界園志異》),互相分享自己某一局的情況,哪怕周圍的玩家根本不認識,也不妨礙大家通過游戲來互相分享打法、心得。還有些玩家和周圍的玩家攀談起來,聊一聊喜歡的角色,想要購買的谷子,甚至直接當場組成探索小隊,一起體驗這場線下活動,即使此前兩人素未蒙面。
在排隊時,我時常會主動去同其他玩家閑聊一番。有許多I人玩家,在面對我有些冒昧的自來熟時,或多或少的會有些抗拒,但隨著發現大家都是十足的同好,也慢慢的開始健談起來,甚至于在我即將離開時,主動上前來送出自己精心準備的無料。
離開這場線下展會時,有些玩家收獲了喜悅,有些玩家滿足了好奇,有些玩家建立了友誼,我想值與不值的問題,應該在這些玩家的心中,有了足量的答案。
但這個問題,不僅要詢問玩家,也要詢問鷹角。
其實通過上文我們也能看得出,「集成映射」造價不菲,這也是我和現場玩家聊到的最多的一個話題。且不談場景的搭建、若干專業特制的燈光,光是碩大的場館、滿滿當當的內容、不停輪換的Coser、演員、還有為期近一個月的時間,就很難想象其成本到了一個怎樣的夸張數字。
那為什么鷹角要做這樣一件事情呢?從圈外人看來,「集成映射」似乎與往年的明日方舟嘉年華一樣,都是服務玩家的線下活動。
2024明日方舟嘉年華,也是一場超大型線下活動
從時機來講,集成戰略玩法模式誕生于《明日方舟》緊急之時,那時的《明日方舟》正面臨一次性內容消耗過快的難題,玩家們的長草期格外的長,正是肉鴿模式的出現,填補了游戲內容的空缺,后來或許也是因為肉鴿和塔防出色的耦合,讓《明日方舟》有了更長久的生命力。
在此前聊天時,不少玩家提到過,在六年多來也有幾次在脫坑的邊緣,正是肉鴿這個模式讓他們堅持玩了下來。
而在商業角度上來說,肉鴿模式開始漸漸的影響起了玩家的卡池抽取。早在薩米肉鴿時期,就有問卷調查表詢問玩家是否會因為肉鴿模式而去抽取干員、養成干員。
在當時可能玩家并未放在心上,但這次我們能發現界園肉鴿的開啟,使得最近的新卡池青霆重明關注度空前的高。在社區間紛紛討論新干員在本次新肉鴿模式下的表現怎么樣?
并且與音律聯覺、明日方舟嘉年華這種類型的活動不同,「集成映射」似乎更加垂直。這種概念我們可以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來理解他們的關系,那就是電子游戲與電子競技的關系。
電子游戲雖然本身并不依賴電子競技的創收,但電子競技確實能開辟出一條新的賽道給電子游戲本身提供無論關注度還是其他額外的增長。
這次參加「集成映射」,很幸運的是我也遇到了一位和我臨時組成探險小隊的玩家。他告訴我他也是從外地來到上海參加這次活動,《明日方舟》是他從初中就開始玩的手游,而現在他已經高中畢業,即將邁入人生的新篇章。
聽到這時,我猛然一驚,對于許多玩家來說,6年多或許就是他們人生中最寶貴的一段時間,6年時間也足以見證幾個游戲時代的更替,見證一批一批的游戲上線,下線,再上線。
而曾經站在十字路口前的鷹角恐怕未曾想到,這救急的肉鴿模式,卻成為了這6年來最大的功臣之一。通過這次的「集成映射」線下沉浸展,也能看出鷹角的決心,他們要的不止是過去的6年,還有未來的若干年。
在結束后所有的活動后,我回到酒店洗漱完畢,正準備在睡前來一把緊張刺激的界園肉鴿,這時我的消息彈出來,是今天與我同行的玩家的留言。他告訴我,這次活動給他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回憶,他將前些日子爆火的“出租屋與蟑螂”的梗改了一改,給我留下這樣一句話:
“我的屋子里沒有蟑螂,但是我身邊真的有很多粥批。”
而這句話可能就是「2025明日方舟:集成映射——沉浸式線下展」最好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