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斯拉深夜緊急向美國商務部遞交那份“求饒信”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這場由關稅引發的風暴,將以如此驚心動魄的方式席卷全球新能源產業。
就在這場風暴中心,中國的一紙禁令,猶如平地驚雷,徹底打亂了白宮設下的棋局。貿易戰的硝煙再度升騰,中美之間的博弈,正悄然走向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全新階段。
7月17日,美國商務部突然宣布,對中國石墨產品征收高達93.5%的反傾銷稅,疊加原有關稅,實際稅率猛然飆升至160%。這一令人咋舌的數字不僅震撼了全球,更讓特斯拉、松下等新能源巨頭啞口無言、措手不及。
石墨,這一看似低調的電池材料,瞬間成為國際舞臺的焦點,背后的產業鏈、供應鏈、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交織出一場復雜而深遠的博弈。
石墨的地位不容小覷。在新能源車的核心部件電池中,石墨是負極材料的首選,占據電池成本的20%左右。
2024年,中國向美國出口了18萬噸石墨,占其進口總量的60%。更關鍵的是,不論是天然石墨還是人造石墨,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極高,幾乎沒有替代方案。這就意味著,美國此舉可謂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孤注一擲。
在這場波濤洶涌的關稅風暴中,特斯拉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早在2月份,特斯拉便洞察先機,向商務部提交了意見書,明確指出美國本土石墨產業既無產能也無質量保障,根本無法滿足其大規模電池生產的需求。
特斯拉甚至直言,要想更換供應商,至少需要12至18個月的驗證周期,期間企業面臨巨大不確定性和成本壓力。這封“求饒信”字字句句透露出特斯拉的極度焦慮與無奈。
不僅是特斯拉,松下也被這波操作打了個措手不及。其在堪薩斯州新建的電池工廠,本打算依托中國石墨實現高效量產,如今卻因為關稅重錘,成本驟然飆升,項目推進陷入困境。
業內估算,僅特斯拉一家企業,每年就要為此多支付超過3億美元的額外成本。如此沉重的代價,不禁令人質疑,美國的這波“自殘式”操作到底是出于什么考量?
表面上看,美國指出中國對石墨產業存在所謂“補貼”行為,構成不公平競爭。然而,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早已說明問題:美國本土的石墨產業幾乎是空殼,產量低、技術差、成本高,根本不具備與中國競爭的能力。
這場反傾銷調查的實質,不過是美國本土石墨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一敗涂地后,轉向政府尋求“保護傘”的表現。他們甚至提出,要將關稅稅率提高到920%,企圖用極端措施將中國企業徹底排除出市場。
面對美國的“關稅核彈”,中國并未退讓,反而以一紙禁令強勢回應。中國宣布,禁止鋰電池關鍵制備技術出口,涵蓋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以及正極材料的相關工藝。
這一決定瞬間引發歐美市場的強烈震動。歐美原本寄希望于通過技術轉移和市場開放,從中國獲取成熟的電池技術,如今希望徹底破滅。
中國此舉不僅是對美國挑釁的有力回擊,更是對自身核心技術的堅定保護。近年來,中國在新能源領域持續投入,技術進步顯著,尤其在鋰電池、固態電池等關鍵領域,已走在世界前列。這份技術優勢不僅是市場競爭的利器,更是國家安全與戰略自主的重要保障。
面對美國的“技術圍獵”,中國果斷出手,堵住了技術外流的通道,牢牢把握住了全球新能源產業的命脈。
美國原本的算盤,是通過關稅施壓,迫使中國在中美談判中讓步。他們以為,掌握市場準入權,就能左右中國產業的走向,卻忽略了一個事實:中國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制造工廠,而是一個擁有完整產業鏈和強大技術能力的制造強國。
尤其在石墨、電池材料等領域,中國不僅是供應大國,更是技術輸出大國。一旦中國限制出口,歐美產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斷供風險。
美國消費者也難逃其咎。一輛普通電動車的成本中,電池占比最高,而石墨作為關鍵原料,其價格的變化直接影響整車價格。據測算,160%的關稅將導致電動車成本每千瓦時增加7美元。這意味著,消費者可能要多支付1000美元甚至更多。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還取消了原本用于刺激消費的購車補貼,導致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雪上加霜。更令人玩味的是,美國政府的政策在內部也出現嚴重分裂。
一方面,特朗普在公開場合對中國“示好”,稱中美應“友好競爭”;另一方面,美國商務部卻悍然出手,將關稅重錘砸向中國石墨。
這種“唱紅臉唱白臉”的策略,暴露出美國政府內部在對華政策上的混亂與矛盾。而在中國看來,這種虛偽的姿態早已司空見慣。既然你美國要玩“制裁游戲”,那我們中國就奉陪到底。
中國的回應不僅體現在政策層面,更體現在對外戰略的調整上。近期,中國持續減持美債,釋放出一個明確信號:不再依賴美元金融體系,不再為美國的財政赤字買單。這場看不見硝煙的金融戰,正在悄然改變全球資本格局。
而中國手中握有的,是全球最大的制造能力、最完整的產業鏈以及最豐富的稀有資源。美國想通過“脫鉤”來打壓中國,結果卻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一方面,他們無法割舍對中國產品的依賴;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接受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崛起。這正如“偷雞不成蝕把米”,原本想通過關稅逼迫中國讓步,結果卻把自己逼進了死胡同。
面對如此局勢,中國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戰略定力與全球視野。我們沒有選擇對抗,而是選擇通過技術升級、產業鏈延伸和市場多元化來應對挑戰。
從石墨、稀土到鋰電池,中國正在構建一個牢不可破的全球新能源生態圈。而那些試圖通過強權手段遏制中國發展的國家,終將發現,他們面對的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國際局勢風云變幻,但有一點始終不變——中國的崛起是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無論是面對160%的關稅重錘,還是面對白宮的步步緊逼,中國都將以不變的戰略智慧和堅定的國家意志,守護自己的利益,拓展自己的未來。而這一切,不過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的一個篇章。
讓子彈繼續飛,讓世界繼續看清,中國不是被威脅就會低頭的國家。我們不惹事,但也絕不怕事。這場石墨之戰,或許只是序幕,更精彩的篇章,才剛剛開始。
信息來源:
美對華石墨關稅將飆至160%,特斯拉抱怨:美國本土石墨產業無法滿足需求
2025-07-18 11:41·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