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支擊落隱身戰機部隊,全部換裝中國導彈,北約毫無辦法?
北約這下又要睡不著了,曾用”薩姆“3擊落隱身戰機F1 1 7的塞爾維亞防空導彈部隊第250旅,如今全部換裝了我方生產的FK 3導彈,戰力更上一層樓。塞爾維亞裝備FK 3,北約急得直跳腳,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根據相關人士透露,塞爾維亞第250旅防空指揮官達利博爾·亞歷西奇少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該部隊換裝的FK 3防空導彈系統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都說金杯銀杯,不如客戶的口碑,該少校在提到裝備的FK 3防空系統和另外一款紅旗17AE近程防空系統時,表示:這兩款武器的手感很好,可以更好地保護塞爾維亞的天空。
實話實說,這并非我們的外貿出口型導彈第一次在塞爾維亞公開露面。
塞爾維亞首次進口FK 3型防空系統還是在2022年,一年后的2023年,時任塞國防部長的武切維奇還親自前往參觀,這也是該型導彈在塞爾維亞的公開露面。
由于塞爾維亞本身在歐洲的地緣處境,以及巴爾干半島的敏感性,再加上科索沃戰爭留下的后遺癥,一向神經過敏的北約對這件事顯得尤為緊張。甚至有觀點認為,北約就應該給予塞爾維亞一些教訓,同時也應該阻止我們生產的武器在歐洲落地。
總之,就是怎么看,怎么不順眼。FK 3、紅旗17AE落地塞爾維亞,就等同于在歐洲扎進了一把刀子。更何況塞爾維亞還屬于那種左右不沾的中間派,既沒有完全倒向俄羅斯,也沒有向歐洲和北約靠攏。所以,我們可以看到2 0 2 3、2 0 2 4年內,塞爾維亞街頭時常有大規模的抗議示威運動,這些運動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將塞爾維亞現政府推倒,進而建立一個親西方的政府。
從政治角度來說,FK 3落地塞爾維亞,其實也是該國政府尋求外部支持的一種手段。尤其是在俄烏沖突的大背景下,塞爾維亞就像是獨行俠一樣在歐洲獨樹一幟,誰也不得罪,誰也不靠攏。
其實,這就是北約為什么看FK 3部署塞爾維亞不爽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還在于我們生產的武器裝備出口到塞爾維亞,不僅會在政治上對后者形成一定的幫助,同時也相當于我們在歐洲的軍火市場撕開了一個口子。盡管在短時間內,我們研發的武器還不會出現在更多的歐洲國家,但能夠讓曾經擊落F 1 1 7隱身戰機的英雄部隊心滿意足地接受我們生產的武器。
就從側面證明了FK 3的優越性,未來也會有更多國家選擇中系裝備。本來現在就是中歐貿易低谷期,歐洲在貿易領域不斷地壓縮我們的生存空間,而我們則憑借商品的性價比,以及關鍵性資源的掌控權進行反擊。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刻,北約和歐洲要是能坦然接受我們生產的武器進入歐洲軍火市場,那才是咄咄怪事。
話又說回來了,除了前兩個因素之外,我們還可以從FK 3的性能方面去理解。不說其他的,FK 3型防空系統最大攔截距離為100千米,最大攔截高度為27千米。作為”地面護盾“他可以構成一個半徑100千米,高度至少27千米的防御圈。
當前美國和其他北約國家裝備的幾款主力戰機、包括隱身戰機在內,都在他的打擊高度內。比如”陣風“戰機的最大升限只有約18千米;隱身戰斗機F2 2的數據為19千米,F35為15千米左右。也就是說,盡管塞爾維亞沒有空中優勢,也可以憑借FK 3很好地保衛自己國家的領空,進而維持獨立自主。
其實北約在意的或許還不是這個,主要是這支第250防空旅聲名在外。當年手里只有“薩姆”3導彈系統,就能擊落F 1 1 7。如今有了這套FK 3,以及紅旗17AE系統,更是如虎添翼。若是以后在部署更多我們生產的武器裝備,比如塞爾維亞人心心念念的紅旗9B、殲3 5等等,那北約恐怕就更加睡不著了。
睡不著也沒辦法,看不過眼也得看。怎么說呢?選擇自己國家需要的武器裝備加強國土防御,這是塞方的內政。而且雙方在科索沃問題上一直很不愉快,這塊地方的歸屬到現在也沒有得到完全解決,塞爾維亞自然不可能接受北約的條條框框。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塞方擁有自主選擇權。不過,北約背地里搞一些小動作還是可以的,比如加強對塞爾維亞現政府的輿論攻擊。國際賽場上,時局千變萬化,需要時刻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