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長期進行飲食管理才能控制血糖水平。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吃什么”“怎么吃”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問題,今天讓我們聚焦于糖尿病飲食篇,為“糖友們”解疑答惑。
1、食物多樣,合理搭配
糖尿病飲食并非“不能吃飽”,而是需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保證營養均衡。每日膳食應包含五大類食物:
全谷物/雜豆類(如糙米、燕麥、綠豆),占主食1/3以上;優質蛋白質(魚、雞胸肉、豆制品),每日攝入量約100-150克;深色蔬菜(菠菜、西蘭花等),每日500克以上;低糖水果(蘋果、柚子、櫻桃等),控制在每日200克以內。
2、學會科學合理選擇主食
優選低升糖指數(GI)食物。
低GI食物(GI≤55):如燕麥、蕎麥、黑米、萵筍、蘋果等,可延緩血糖上升;
中高GI食物需謹慎:如白米飯(GI 83.2)、饅頭(GI 88.1)應搭配蛋白質或蔬菜食用。
限制高血糖生成指數(GI≥70%)食物,如精米,富強粉、膨化薄脆餅干等。
3、清淡飲食,減鹽、減糖、減油
清淡飲食,足量飲水,控制鹽、糖和油的攝入。
推薦飲用白開水,每日1500-1700ml,也可選擇淡茶水,限制飲酒,不喝含糖飲料,無糖飲料也少喝。
每日烹調油25g以內,不用動物油脂,采用植物油烹飪,選擇蒸、煮、燉、燜等方式控制烹飪用油。
每天鹽不超過5g,除了食鹽之外,很多調味料都是高鹽食品,比如蠔油、醬油等,要注意控制總量。
4、保證優質蛋白食物攝入
適量吃魚、禽、蛋、瘦肉,保證優質蛋白食物攝入。按照沒有腿的(魚)>兩條腿的(禽)>四條腿的(畜)的順序優選肉類,畜禽肉蛋交替食用以保證營養均衡,總量控制在平均每天120 - 200克。每周最好吃魚2次或300 - 500g ,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制品。每天不超過1個雞蛋,不棄蛋黃。
5、多吃蔬果、奶類、全谷、大豆
保證每餐有蔬菜,每日攝入不少于300克新鮮蔬菜,其中深色蔬菜應占一半以上。血糖平穩時,每天可攝入200克低GI(血糖生成指數)水果,如蘋果、梨、柚子、草莓、藍莓等,盡量選擇在兩餐中間食用,如早9點-10點或下午3點-4點。養成每天飲奶的習慣,以脫脂/低脂不加糖的純牛奶為主,每天攝入相當于300ml的液體奶。每天選擇50 - 150克全谷物,占全天主食的1/4 - 1/3。每天食用富含優質蛋白質的大豆及其制品,還可適量攝入約10克未加工的原味堅果。
6、定時規律吃飯,適當調整進餐順序
規律進餐指一日三餐及加餐的時間相對固定,早餐安排在6:00-8:00之間,午餐在11:30-13:00之間,晚餐則在17:00-19:00之間,每餐間隔4-5小時。加餐安排在上午10點、下午3點或者必要時睡前,加餐選用簡單水果、堅果、無糖酸奶或者熱牛奶,定時定量進餐,可避免過度饑餓引起的飽食中樞反應遲鈍而導致的進食過量。
飯前先吃蔬菜和蛋白質,最后再吃主食,中間可配少量湯。這樣的順序可以幫助減少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從而控制血糖的迅速升高。
7、科學規律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控制總能量攝入,使攝入能量與消耗能量達到平衡,維持健康體重。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應適當減重。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正餐1小時后建議進行30分鐘左右的步行有氧運動,例如平地上中等步伐的快走30-40分鐘,有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不宜空腹運動,運動時注意預防低血糖。
8、定期檢測血糖,做好自我管理
做到定期檢測血糖,可根據吃的食物以及對應血糖變化情況尋求最佳食物組合方案。飲食、運動發生變化時,也要及時根據檢測的血糖情況合理調整藥物。
糖尿病飲食并非“不能吃”,
而是“科學吃” ,
愿糖尿病患者不再被糖尿病飲食所束縛,
保持樂觀心態,
安全享受每一餐!
作者:馬炳梅
編輯:Suzy
審核:劉琳琳
編校:丁丁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
地址:青島西海岸新區黃浦江路9號
電話:0532-86895767
仁心醫術 關愛生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