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到,家長們又開始為孩子的興趣班忙活開了。可暑期培訓班五花八門,質量也參差不齊,有時候交錢容易,要回錢或者保證課程順利進行,卻成了大難題。這不,最近就有家長遇到了糟心事——交的籃球課時費像變戲法一樣“消失”了,錢沒了、課停了。
圖文無關、圖源:微信公共圖片
"感謝檢察官!多虧了你們的協調,孩子們又能繼續上課,我們的損失也得到彌補。"近日,在平陽縣檢察院舉行的一場調解會上,幾位家長握著檢察官的手連連道謝。至此,一場因籃球教練挪用課時費引起的糾紛被圓滿解決。
2024年9月,小豆的爸爸帶著轉賬記錄來到籃球培訓機構要求退費,卻被告知“查無此賬”。這是怎么一回事呢?經機構內部核查,自2023年6月起,籃球教練楊某利用自己代收學員課時費的便利,故意隱瞞部分學員的信息,將家長們支付的學費偷偷截留下來。截至2024年9月,16萬元的課時費就這樣被他非法占為己有,用于償還個人債務。得知這一情況,機構負責人報案。
眼見事情敗露,楊某玩起了“失蹤”。培訓機構方從未收到這筆費用,無法為家長解決問題。機構口碑受損,負責人愁眉不展;家長們退費無果,心急如焚。一場潛在的社會矛盾一觸即發。
2025年3月,案件被移送到平陽縣檢察院審查起訴。“只是簡單判刑固然容易,但無法消除經營危機和矛盾。”辦案檢察官發現,如果只是追究楊某的刑事責任,培訓機構的經營隱患仍然存在,可能導致其經營困難甚至倒閉。幾十名已經交費的學員將面臨課程中斷的風險,他們的課時費也會打水漂。
面對這個“按下葫蘆浮起瓢”的難題,辦案檢察官沒有“一訴了之”,而是本著修復關系、化解矛盾的目的,耐心與楊某、培訓機構負責人以及學員家長們溝通協調。一方面,對楊某進行釋法說理,向其詳細闡述了職務侵占罪的法律后果,以及積極退贓、取得被害人諒解的積極影響,促使其真誠悔罪,主動表示愿意賠償機構損失;另一方面,與培訓機構及家長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訴求和損失情況,引導合理表達意愿,以合理、合法的方式維護自身權益。
4月11日,平陽縣檢察院牽頭,聯合縣公安局、人民調解員、案件當事人進行調解,現場提出方案:楊某須真心悔過,主動認罪認罰,退回截留的課時費,繼續清償其對機構的債務;機構需繼續履約,完成課程學員家長向楊某購買的課程,或配合退費,同時,加強內部管理,完善繳費流程,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這個方案得到了各方的認可。至此,潛在的社會矛盾被成功化解。
“懲罰不是終點,修復受損的社會關系才是我們的初衷。”辦案檢察官表示,“犯罪行為當然要受到懲處,但因此造成的社會關系裂痕不能任其擴大。我們希望積極運用說理、調解及時從源頭化解矛盾糾紛,實現案結事了人和,防止類似問題再發生。”
最終,經平陽縣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職務侵占罪判處楊某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
小案件,大民生。下一步,平陽縣檢察院將繼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推動矛盾糾紛化解,不斷提升辦案質效,更好地守護民生福祉。
來源:平陽人民檢察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