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
咱們考察了很多地區的老城區,看到那些住預制板樓房的業主,日子過得真不容易。
比如房子墻皮脫落、裂縫叢生,隔音隔熱效果差,空間狹小,廚房廁所沒有窗戶,屋子里終日潮濕陰暗,甚至連停車都難,他們都盼著早點拆遷,換個新環境。
畢竟這兩年,各地舊改政策在加速推進,也讓他們看到了一點希望。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這場舊改里藏著哪些機會。
.01
改政策有了,但規模大不如當年
從去年住建部明確的城中村改造擴圍,從35城擴大到3000城,
再到今年5月,中央發布的《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到,要穩妥推進危險住房改造,加快拆除改造D級危險住房。
其中,拆遷主要針對三類住房:
①有安全隱患的危房和預制板樓
②城市核心區阻礙規劃的老小區
③基礎設施特落后的城中村。
這一輪拆遷工作與15年的棚改還是有蠻大差距,要知道,15年棚改年均拆建600萬套,實際可能更多,而今年住建部的計劃的危舊房改造才100萬套。
所以,從規模上來看,這一次拆遷遠不及十年前。
.02
補償迎來新機遇,但致富機會渺茫
和過去拆遷致富相比,很多人發現,現在的補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了,
比如去年上海徐匯區東安一村二村的拆遷戶,每平米補償超13萬,60平米的房子能拿到近800萬現金,這種補償,在外人看來簡直是一夜致富。
但是對于當事人來說,這點補償資金如果想要實現在同區域買新房或次新房,還得加錢。畢竟區域內的一手房總價普遍在1100-1300萬。
不過,同樣是一線城市,廣州白云區的補償差距就有點大了,最高才補7590元/平米,可見,拆補地域差距甚遠。
再比如鄭州一些拆遷片區,雖說明說補償方式多樣化,有貨幣補償加8%,有1:1.2的安置房,但實際上各地主流還是“房票安置”,就是拆遷戶拿著房票去指定樓盤買房,幫助開發商去化,但是選擇權就少了。
據說河南有個村,不管房子值多少錢,“預制板樓一律賠二萬五”,不接受?走程序?難上加難!
.03
誰是真正的受益者?
①城市管理者
這個不需要太多解釋,懂的人都懂,比比如北京某個礦區改造成科技園,房票安置既去了庫存,又緩解了地方資金壓力,還帶動了整個科學城的產業升級。一舉多得。
②建材商和建筑商
預制板樓拆改,都會直接拉動建筑施工和建材需求。比如今年上半年,鋼鐵、建筑材料行業漲幅分別達10.39%和6.19%。
另外福建發了《施工臨設預制化應用導則》,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預計能帶動上萬億的投資規模。
③嗅覺敏銳的投資客
上海某地拆遷公告一出來,周邊租金就上漲20%,提前布局附近老小區的投資客,都狠賺了一筆。
文末結語:
說到底,這場舊改對沒啥資源的普通人,更像一場帶風險的生存博弈。
如何接住這波機會?盯緊房屋鑒定、摸透補償細則、握緊投票權。
記住了!如果連拆遷的劇本都搞不明白,注定任人擺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