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驚天動地的外賣大戰在國內互聯網市場上上演。
最近各大外賣平臺的數據可以說是爆炸性增長。
各種神券禮包發放不停,甚至都已經玩上了消費者零元購的手段。
雖然說,對于此次福利,消費者們幾乎都是一頭霧水地薅著羊毛,畢竟這樣的好事,管他呢,先享受了再說。
卻殊不知,這場福利背后,不僅僅是各大外賣平臺的慘烈商戰,更是對中國市場的巨大沖擊,其嚴重程度甚至于國家都不得不出手制止。
01
2025年7月19日,國家緊急發布一則新聞,有關于此次外賣商戰的三大平臺如:美團 餓了么 京東。
要求其應當嚴格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等規范競爭態度。
簡單點來說就是,國家準備叫停此次商戰。
盡管得知這一消息的網友并不能第一時間理解并紛紛表示:我的福利要沒了!
誠然,商家的競爭越激烈,消費者受益程度也就越深,我們作為消費者花小錢,吃大餐,何樂而不為?
可商戰,畢竟是商戰,你想想,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都會哀嚎遍野、生靈涂炭,就更不用說現代社會中這場看不見的商戰了。
消費者少承擔了成本,可這部分的成本不會憑空消失,他們最終會連帶著造成市場環境的損壞,如果再往大了說,甚至可能會撼動整個中國的經濟發展。
但要說起國內這些外賣平臺的競爭,其實從來都沒有中斷過,幾乎年年都有,為什么偏偏這次就這么嚴重?
02
像如今這種狂砸百億現金補貼,揮霍如水般瘋狂的商戰,還得從2025年的2月份說起,那可以算得上如今瘋狂“戰況”的一次開始。
這個月京東官宣正式進軍外賣市場,如果說是別人還好,結果偏偏是隔壁的網購巨頭京東想要來外賣領域另分一杯羹,而且一上來手段就極其“殘暴”。
不僅0傭金招募商家,就連劉強東都御駕親征下場干起了外賣員,擺明了要跟外賣平臺的幾個大手子們硬磕到底。
隨后的6月份,阿里確定發起“淘寶閃購的百日增長計劃”,主要內容就是不計一切代價。
在每周六沖單,據媒體資料顯示,其內部還將其命名為“淮海戰役”可見其野心——不僅希望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還渴望如同原型一般一戰定乾坤。
如果說,京東的入駐只是一場導火索,那么阿里的“淮海戰役”計劃就是徹底點燃了這場外賣商戰,讓競爭逐漸走進白熱化狀態。
經此一動,各大外賣平臺紛紛坐不住了,一個個都表現出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的態勢。
美團推出了0.1元券甚至直接0元購、餓了么宣布投入100億現金支持商戰、而阿里更是沿用自己的老手法百億補貼,企圖再造一個雙十一、京東則是選擇了低價小龍蝦來博取消費者青睞……
據統計,上半年,全國各行業對外直接投資總額,也才4920億元。而在外賣這一個賽道上,此次商戰所花費的投入就占到了全國各行業出海總投入的20%左右!
也正是得益于各大平臺這般發了瘋的“吃相”。
鄭州的最高氣溫高達40攝氏度,嫁接了外賣行業的店家門外,如接長龍,各大平臺的外賣員面對配送費翻倍、單量又多的情況依依不舍, 然而以堂食為主的餐館卻死寂如灰。
美團的訂單數據從年初的日均1億單翻至7月12日的2.5億單,幾乎整整一倍還多。
看似繁榮,可實際上……
03
就像那句話說的:“成本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如今為了討好消費者,各大電商平臺減輕了消費者所要承擔的成本,并將其轉移到商家身上。
這么一算,一套組合拳下來,雖然平臺看似出錢出力,費了大功夫,但這些百億補貼,對家大業大的他們來說幾乎是不痛不癢,只要掙得到流量,隨時都能賺回來。
然而那些做小本買賣的商家可就慘了,不加入平臺吧,又有誰愿意頂著個大太陽去堂食?沒有訂單就不可能賺錢。
加入平臺吧,又要被平臺的各種底價單狠狠薅羊毛,做的全是賠錢賺呦呵的買賣,他們能撐的了多久?
要知道食品行業可不像其他行業一樣,如果你肯花點錢向上卷科研水平,依靠科技與狠活減少生產成本也是一條好路。
如果你放在食品行業,經過各種科技與狠活的產品,消費者們還敢用嗎?福壽螺事件、地溝油事件、轉基因視頻事件……
那些觸目驚心的畫面盡管過去了許久卻還宛如昨日一般歷歷在目,而像這樣在電商平臺們的瘋狂壓榨下,只會產生更多為了壓縮成本而不擇手段的商家。
屆時,咱們還敢拿著手機點兩下,吹著空調吃美食了么?
而且,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十年前的外賣大戰之后的漲價風波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瘋狂商戰過后,勢必會迎來更為洶涌的漲價浪潮。
長期來看,這對消費者百害而無一利,如果國家不及時制止,這場商戰的風波屆由外賣領域而廣泛傳播……
恐怕美國的“自由市場”的結局就是這場“瘋狂”商戰結局的最好映射了吧?
當然,市場競爭無可厚非,而且一般情況下利國利民
但是就像國家約談時的那句話一樣“理性參與競爭 共同構建三方共贏的消費環境?!边@才是一個新時代企業家應有的覺悟和家國擔當。
最后說一句
有句話說的好“每個時代都有每個人要搶的雞蛋。”消費者們熱愛薅羊毛、商家們渴望通過經商致富,幾千年來從沒變過,只是……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任何事情都不能背離法律的界限,盡管像阿里巴巴、美團、京東等等都是值得人們尊敬的互聯網巨頭,他們也有著各種各樣理由和苦衷參與這場商戰。
但我們的目光是否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轉移成本這一條路?
是否應該針對開發創新的管理手段和向上卷更為創新的科技水平,才是唯一出路?
文/編輯:y
信源:“史詩級”外賣大戰,究竟因何而戰
2025-07-19 12:10·大河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