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遼源市的概況介紹:
- 基本信息
- 名稱由來
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處東遼河、輝發河上游,因東遼河發源于此而得名。
- 行政區劃
截至 2022 年 10 月,遼源市轄 2 個區、2 個縣,分別是龍山區、西安區、東豐縣、東遼縣。
- 面積與人口
全市總面積 5138.72 平方千米,截至 2024 年底,遼源市常住人口為 91.64 萬人。
- 氣候特征
屬半濕潤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常年平均氣溫為 6.1℃,年平均降水量 642.2 毫米。
- 名稱由來
- 自然地理
- 地形地貌
地處吉林省東部長白山區向西部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以丘陵為主,間有少量低山,屬低山丘陵區,地理概貌為 “五山一水四分田”。地形基本上可分為低山、丘陵臺地、河谷平原 3 個類型區,其中丘陵臺地分布最廣,占全市轄區 60% 至 70%。
- 山脈河流
長白山的分支哈達嶺余脈由東北經遼源市中部斜向西南延伸。境內有東遼河、蓮河、梅河、伊通河及若干支流,東遼河是遼河左側一大支流,是遼源市區城市供水、東遼縣農業用水的主要河流。
- 歷史沿革
青銅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是滿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清代康熙年間被辟為皇家盛京圍場。
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弛禁后設立縣制,在今遼源境內西部、東部各建置一縣,西部稱西安縣,東部稱東平縣。
1949 年,先屬遼北省,5 月 1 日后,隸屬遼東省。1952 年 4 月 3 日,因西安市與陜西省西安市重名,更名為遼源市。1983 年,升格為地級市。
- 經濟發展
- 傳統產業
遼源曾經因煤而興、因煤而立,煤炭產業在過去是經濟的重要支柱。此外,農業也有一定基礎,全市高標準農田面積 108.9 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 30%。
- 新興產業
近年來,遼源市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在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醫藥健康、農產品加工等領域取得了一定進展,形成了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2024 年,遼源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527.69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 4.0%。
- 傳統產業
- 文化旅游
- 文化底蘊
遼源文化底蘊豐厚,是滿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獨特的滿族文化。同時,因首開中國人工馴養梅花鹿之先河,被譽為 “中國梅花鹿之鄉”。
- 旅游資源
有城區龍首山、北山、欒架山、向陽山、黎明山五山呼應,東遼河、渭津河、梨樹河、半截河四水環繞,玄門第一塔 — 魁星樓矗立于東遼河畔。還有扎蘭芬圍民俗文化園、鴜鷺湖生態旅游度假區等景區。
- 文化底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