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戰,就是意在引發一場世界性關稅和貿易大混亂。各國自然都要為維護自身利益而戰。在特朗普關稅戰走向還不明的情況之下,一場世界性關稅互毆卻已經開始了。特朗普推出的“對等關稅”,就等于是打開了封閉貿易保護主義的“潘多拉魔盒”。只有通過一場大混戰才能建立新的經貿秩序。
盡管中美經貿磋商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盡管雙方都有意在避免關系緊張惡化,可這一場貿易戰關系到雙方經貿的優勢地位,更涉及到中美大國競爭優勢問題。再加上美國與其它國家的關稅戰還在繼續,因此,這場貿易戰還存在著巨大的變數。
目前的國際局勢主要表現就是,美國與中國,美國與歐盟等盟友國家,美國與其它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和南美國家,正在展開激烈的關稅爭斗。
與此同時,歐盟、加拿大、日韓以及個別東盟國家同時在向中國加征關稅,而中國不僅要對此進行反制,更明確表態要對犧牲中國利益與美國達成妥協的國家給予嚴懲。所以,這是一場實實在在的經貿關稅大混戰。
之所以形成目前這種混戰的局面,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國。
盡管近年來美國的霸權能力日已開始衰退,但美國的破壞力卻在日益增強。特朗普關稅戰,顯然是要徹底打破目前正在運行的經貿體系和經貿規則,目的就是重建以美國優先/第一為原則的新的體系。
當然,發動關稅戰,特朗普也是為了擺脫美國經濟金融債務危機的一部分。也就是犧牲世界利益來成就美國,或者說是幫助美國擺脫困境。
因此,特朗普提出的所謂“對等關稅”,既是貿易霸權主義也是貿易保護主義在作祟。
之所以進入目前這種混沌的狀態,是因為目前基本上是各自為戰,而非嚴格意義上的陣營對抗,原因很簡單。美國要永久性獨霸世界,嚴重破壞世界經貿體系搞逆全球化。這與包括歐洲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建立多極世界格局,或者說是維護多邊機制推進全球化進程相矛盾。美國要以一國之力來獨霸或獨裁世界,并且是在嚴重傷害全球利益為代價前提下。這必然要招致強烈的反制。沒有幾個國家肯把自己完全置于美國的控制之下發展。
也正因為如此,一方面是美國嚴重的孤立,另一方面就是無法組建起霸權聯盟。以一國對抗全世界,很容易招致全球性關稅圍攻。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弱化與中國的紛爭,避免沒征服世界自己先陷入兩敗俱傷的境地。另一方面就是欲采取各個擊破的戰略戰術,希望的是能夠各個擊破。這也是他設計所謂對等關稅的要義之一。
因此,特朗普這一次對于墨加兩國,放棄了上一次貿易談判時一起談“北美經貿協定”,而是分別向這兩國開戰,就是避免這兩個國家抱團。
雖然目前在與歐盟進行關稅談判,但特朗普此前也說過,在與歐盟談妥協議之后,再與歐盟的國家單獨進行關稅談判。最后的目標就是把歐盟拆散,或各個擊破。
連急于修復與歐盟關系的拜登都拒談跨大西洋經貿與投資協定,這特朗普就更不會要了。
而為了避免英國加入歐盟集團一道與美國展開關稅戰,所以先和英國談妥了“框架協議”這一折衷方案,這樣可一定程度上地穩住英國,等擊破了歐盟之后,回過頭來再收拾。
目前還沒有全力對付歐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怕逼太急了歐盟轉過頭來與中國加強合作。更希望的是歐盟能夠在談判中犧牲中國利益,也就是一定程度上的配合美國圍攻中國。而目前歐盟也確實在對華問題上處于一種嚴重的猶豫不決的狀態。
對于東南亞國家,特朗普則直接繞過了東盟與各個國家進行單獨的關稅談判,先與越南等急于取代中國制造地位的國家進行談判,顯然就是利用這一點制造與中國的矛盾。更希望擊破了這幾個國家后其它東盟國家會順勢而屈服。這樣也就等于是破壞了東亞一體進程的大好局面。
對于中國來說,不僅要堅決反制美國的關稅戰,更要防止相關國家在與美國的談判中犧牲中國利益,特別是要防止與美國形成聯合陣營圍攻中國。盡管這個可能性不大,但必須嚴陣以待。也正因為如此,中方早就明確指出,相關國家與美國如何談協議這不關中國之事,可是以犧牲中國利益來討好美國,甚至是向美國納“投名狀”,那就一定要堅決的反擊打痛。
因此,在一些國家借機向中國商品單方面宣布加征關稅的時候,就迅速的給予嚴厲的反擊。
目前對中國有利的因素有三大方面。
一是,在對抗中,美國注定要承受巨大損失。在承受力方面,美國顯然不行。
二是,中國的“不對稱反制”措施對大多數國家都是致命性“精準打擊”。這與貿易戰子彈多少無關。稀土反制只是其中的一項而已。這是第一制造大國決定的中國在世界供應鏈體系中的巨大優勢。
三是,而中國經濟表現出來的又是較強的韌性和后勁,所以與中國合作是各國緩解關稅戰壓力的最佳選擇。這也決定了相關國家,即使礙于美國不敢與中國加強合作,也不大敢或不會與中國做對。
經貿關系,不僅是中美兩國關系的壓艙石,也是世界局勢穩定的壓艙石。貿易保護主義這個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大混戰開始,就難以停止。甚至于有嚴重失控的風險。
不僅如此,經貿關系局勢的嚴重不穩定,也必將帶來政治局勢或地緣政治的嚴重不穩定。
目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是美國定義的重構世界秩序的“大國競爭”時期。這就決定了經濟秩序必須要改變。
重要的是,同時政治秩序也將發生新的改變。而一旦經貿關系的這個壓艙石作用減弱或消失,政治沖突甚至是戰爭風險也就將急劇上升。
烏克蘭戰爭危機,從根本上說首先是一個經濟問題。北約不顧俄的反對加速東擴,以及美國拱火戰爭,主要的就是因為俄羅斯成為了新興經濟體。也就是冷戰后的忽悠戰略并沒有整垮俄羅斯,反而使俄羅斯得到了快速的復興崛起。
俄有強大的軍事實力特別是核毀滅能力,要毀掉俄羅斯,只能首先從經濟上拖垮俄羅斯。戰爭的消耗也罷,嚴厲的制裁也好,主要的還是要拖垮俄的經濟。實際上就是經濟戰。
中東戰亂恐怕也是如此。隨著中俄等新興經濟體的復興崛起,世界經濟格局首先發生改變。而應對氣候危機、迎接新能源時代的到來,也促使中東產油國必須開始經貿轉型。一方面加強與俄羅斯這個能源大國的合作,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強與中國這個新能源時代的大國合作。這自然就顯得是在冷落美國。
伊斯蘭世界一旦開始經貿轉型,一旦加強與中俄的合作,或者說一旦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那以色列舊有的優勢就會嚴重的削弱。因此,以色列也必須制造戰亂,把美國重新拉回中東。
從以色列的戰略意圖來看,即使沒有當初哈馬斯的襲擊行動,以色列也一定會尋找機會打擊伊朗這個中東發展最快的國家。
如今,以色列不僅繼續在加沙地帶進行大屠殺,也還在不斷的打擊真主黨、胡塞武裝,如今更是直接對敘利亞動武。對敘利亞動武,美國自2008年以來一直猶豫不決。因此,對敘利亞動手,實際上還是想把美國的戰略重點拉回中東。
盡管俄烏雙方還在繼續談判,可要想實現停火也真的很難。關鍵的問題就是歐洲不想?;?,或者說還想著削弱拖垮俄羅斯。而澤連斯基則一直是在尋求把北約拖進戰火之中的機會。
以哈談判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哈馬斯不會主動解散,以色列也不會允許哈馬斯繼續存在。更為關鍵的是,敘利亞亂局可能引爆新一輪的中東危機。
目前阿拉伯國家礙于美國還在對以色列忍耐,實際上也是在積極地儲備和發展對以色列開戰的能力。無論如何是不會坐視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這個伊斯蘭小兄弟大屠殺不管。如果以色列不?;穑缤碛幸惶鞎袞|大戰。
因此,特朗普政府打開的這個潘多拉魔盒,不僅徹底打亂了世界經濟秩序,也將徹底打亂政治秩序。而重構秩序的過程,肯定不是通過談判能夠政治解決的問題。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一國內戰、兩國交戰、局部和區域沖突乃至洲際戰爭將不斷發生。而冷戰的鐵幕也正處于開啟之中。一旦發生誤判,引爆大國戰爭或世界大戰,這個危險是在日益上升的。這也是世界秩序重構過程中必然要面對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