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蛾總科—夜蛾科(下)
(3)成蟲-補充營養
羽化后需補充營養才能充分發育。補充營養的狀況還關系到成蟲發育、壽命、雌蛾卵巢內卵的成熟、產卵量以至卵的孵化率,有的種類雌蛾補充營養與產卵行為同時交替進行。
黃昏后常可見到成蟲開始在開花植物上盤旋,吸食花蜜。初羽化的成蟲,對花蜜的趨性常勝于燈光,在開花蜜源植物地塊設置誘蛾燈,可能誘蛾效果極差。補充營養的內容除了花蜜外,還有水、樹木汁液、果汁、蚜蟲和介殼蟲分泌的蜜露,甚至人、畜的分泌物,少數還刺吸人、畜的血液。對人類設置的糖醋誘蛾液,常常亦有明顯的喜好。
有些種類的成蟲能夠刺穿水果皮,吸食果汁,此類夜蛾通稱吸果夜蛾。它們是主動吸刺果汁與許多吮吸、舐吸爛熟水果的種類有所不同。我國已知有幾十種此類吸果夜蛾,刺吸對象有柑橘、桃、梨、蘋果、香蕉、黃皮、芒果、李、番石榴、葡萄、枇杷、無花果、柿、荔枝等,被刺吸后的果實常因組織受損、傷口感染等而腐爛、脫落。
早在1875年,F.Darwin就已經注意并報道了Ophideres fullonica 刺吸柑橘果實的現象,此后陸續有人觀察研究,至今已發現上百種吸果夜蛾。我國自60年代起有多位學者對吸果夜蛾進行研究,如任尹森、朱彬年、張紀吾、吳榮宗等,都對中國吸果夜蛾有過深入細致的觀察。目前已知中國吸果夜蛾有60多種。強喙夜蛾亞科和裳夜蛾亞科的種類占大多數,其中又以鳥嘴壺夜蛾、壺夜蛾、巾夜蛾屬的種類最多,其中壺夜蛾Calyptra thalictri是最著名的一種,為害對象多,為害中,分布廣。
吸果夜蛾的主要刺吸器官是喙,此類夜蛾的喙多發達、端部尖銳,邊緣具明顯突起物。不同種類突起物的發達程度也不同,有的類似細梳櫛,如岸紐夜蛾屬Ophiusa,有的如木工鋸的鋸齒,如斑夜蛾屬Serrodes,此外,齒的疏密也可能不同。
(4)成蟲-趨性
夜蛾成蟲的趨性主要體現在趨光和趨化兩方面。
這里所說的趨光,是指夜蛾趨向于某些燈火所發出來的光,對于日光,絕大多數夜蛾成蟲是回避的。
趨化主要體現在對糖、蜜、發酵物等帶甜味或酸味食物的趨向性。已知許多夜蛾成蟲有趨向于蜜糖的習性,但也有些種類對蜜糖的趨向性不強,除了本身的遺傳特性以外,幼蟲期的營養狀態也對其成蟲期的趨向性有影響。幼蟲期若營養狀態不良,成蟲在交尾前就有可能需要蜜糖作為補充營養。據Miyahara(1978)報道,某些未用蜜糖飼養的成蟲也能交配,雌蛾產卵量也大,成蟲壽命比需要吸食蜜糖的壽命更長。此類夜蛾的蛹重量大,估計幼蟲期營養充足,成蟲不一定需要補充營養。據報道,筍秀夜蛾Apamea apameoides、Celaena leucostigma 的成蟲趨化性不強,可能與其幼蟲在植物莖內生活、營養充足、穩定有關。
趨化與趨光性強度的對比與成蟲生活期有一定關系。在迫切需要營養時,趨化可能強與趨光性。首先補充營養,才能充分發育,才有進一步活動的能力。在這個時期常可見在同時具備花蜜和燈光的環境中,夜蛾幾乎全部趨向于花蜜。趨光和趨化的強烈對比,還可因地區不同而有所變化,例如旋歧夜蛾,在甘肅武威趨光性強于趨化性,而在景太縣則相反,趨化性強于趨光性。此外,趨光性還可因性誘因素的狀況而變動,有人用Mamestra contigurata 作試驗,發現性捕器中所得的雄蛾要比光捕器中所得多3.5倍,可見某個時期夜蛾的性引力要高于其他引誘者。
從以上現象可以看出,夜蛾的趨光或趨化都是明確的,在某一時期以某一需求為首,主次分明,并不因同時存在幾種引誘者而出現行為混亂。因此,對夜蛾夜間趨光原因的某些假說便難以解釋夜蛾全部趨性特點。
經過人們不斷試驗,已經查明波長3300-4000?的光對夜蛾最有吸引力,黑光燈便是此類光源的原因之一,一般產品的波長都在3600?左右。黑光燈在許多地區使用多年,普遍認為誘蟲效果比普通電燈、汽燈、煤油燈都高出許多倍。
(5)成蟲-產卵
雌蛾在交配后幾小時便可產卵,有的種類在交配后幾天才產卵。一般多夜產,產卵場所很廣,如雜草、植物枝葉、枯茬、墻隙、土縫等,不同種類產卵場所可能不同,如實夜蛾屬的種類常產卵于植物的性器官上。
卵單產、成塊或成列,各種類不同。Celaeena leucostigma 卵成條狀排列;筍秀夜蛾的卵成鏈珠狀直線排列于寄生葉上,由于產卵時分泌有粘液,當粘液干燥后,葉緣便反卷,成一筒狀,將卵圍卷于筒中;焦藝夜蛾的卵呈串珠狀排列;甘藍夜蛾則產成塊狀。
同一種類在不同時期產卵方式也可能不同。如疆夜蛾,在作物未出土前將卵散產于土壤表面或雜草上,作物茂盛時則產卵成塊狀,產于作物葉背面。
不同種類的雌蛾產卵量不等,一般為幾百粒,多的可達幾千粒。
(6)成蟲-飛翔
夜蛾的飛行力一般較強。飛行能力主要視翅的發達程度而定,也與身體大小有關。夜蛾多在黃昏至午夜飛行,也有少數是日飛的。有些夜飛性的種類白天也作短距離飛行。大風、大雨等惡劣氣候情況下很少活動。
某些種類的雄蛾有發聲器,飛行時能發出哨聲或嘶嘶聲。
究竟什么性質的飛翔屬于遷飛,眾說不一。
現在許多人認為,真正的遷飛應該是:
不適用于某一時期的不利環境條件,尤其是氣候和食料。
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包括發達的肌肉、適于長距離飛行的翅的構造和形狀、搭配合理的翅韁與翅韁鉤、致密覆蓋翅面的鱗片。
體內貯有足夠的能量。
有自控飛行方向的能力。
但事實上這些只是人們設想的條件,實際已知遷飛種類并不都具備這些條件。此外,具有遷飛習性的同一種夜蛾并非在某一相同條件下全部遷飛,留在原生活區的個體也非全部都營養不良,這便值得進一步研究。
(7)幼蟲
幼蟲自卵孵出后取食卵殼,然后開始取食其他事物。許多初齡幼蟲具有很強的耐饑力,僅以卵殼為食可活幾天,甚至能活到2齡,白邊切夜蛾的初孵幼蟲在無飼料的條件下可活14-24天,三叉地夜蛾可耐饑10-14天。有些初孵出的幼蟲有很強的耐寒力,例如筍秀夜蛾的幼蟲在不取食的條件下能在雪層中(3.8℃)生活18小時。
幼蟲的生活場所因種類不同而異,多數種類的幼蟲在地面上生活,少數營地下生活,還有少數鉆駐入植物莖桿,生活其中,極少數積聚于嚙齒類動物、鳥類或螞蟻的巢中。
夜蛾的幼蟲多夜間活動,白天潛伏。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尋找食物、取食和遷移;潛伏的場所多為土塊下、石下、樹枝、樹皮、葉背面。不同種類幼蟲的生活方式可能不同,同一種類的不同齡幼蟲甚至同齡的不同個體,活動方式也可能不同。
有些夜蛾的幼蟲體色與潛伏場所的顏色相似,有很好的的保護作用。焦藝夜蛾的幼蟲體上的縱紋與松樹針葉相似,靜伏不動時難以被發現,許多裳夜蛾屬幼蟲體表的顏色與所棲息的樹枝干色彩相似,不易被識別。還有些種類的幼蟲體形或體上的斑紋有偽裝或明顯的警戒作用,銳劍紋夜蛾的幼蟲體表多長毛,身體卷曲時,頗似帶針的圓環。
多數夜蛾幼蟲具有假死習性,當遇驚擾時常吐絲下垂,落地不動,身體卷曲呈半環狀。
夜蛾幼蟲群集活動的例子不多,但有的種類喜群集活動。
幼蟲的食性多種多樣,極為復雜,包括植食性、肉食性和腐食性等。
5.危害特點
初齡幼蟲在葉背群集吐絲結網,食量小,3齡后,分散為害,食量大增,晝伏夜出,危害葉片成孔缺刻,嚴重時,可吃光葉肉,僅留葉脈,甚至剝食莖桿皮層。幼蟲可成群遷飛,稍受震擾吐絲落地,有假死性。3~4齡后,白天潛于植株下部或土縫,傍晚移出取食為害。一年發生6~98代,7~8月發生多,高溫、干旱年份更多,常和斜紋夜蛾混發,對葉菜類威脅甚大。
6.種群分布
包括2萬多種,其中有很多為害農作物的種類。中國夜蛾2110種24亞種,分屬514屬,18亞科。
7.下屬亞科
毛夜蛾亞科(Pantheinae)
劍紋夜蛾亞科(Acronictinae)
虎蛾亞科(Agaristinae)
苔蘚夜蛾亞科(Bryophilinae)
實夜蛾亞科(Heliothinae)
夜蛾亞科(Noctuinae)
盜夜蛾亞科〈行軍蟲亞科〉(Hadeninae)
冬夜蛾亞科(Cuculliinae)
雜夜蛾亞科(Amphipyrinae)
麗夜蛾亞科(Chloephorinae)
綺夜蛾亞科(Acontiinae)
尾夜蛾亞科(Eustrotiinae)
蕊翅夜蛾亞科(Stictopterinae)
皮夜蛾亞科(Sarrothripinae)
裳夜蛾亞科(Catocalinae)
強喙夜蛾亞科(Ophiderinae)
髯須夜蛾亞科(Hypeninae)
長須夜蛾亞科(Herminiinae)
8.苔蘚夜蛾亞科
苔蘚夜蛾亞科(學名:Bryophilinae),夜蛾科的一個亞科。
苔蘚夜蛾屬(學名:Bryophila)是夜蛾科的一屬。
小蘚夜蛾(學名:Bryophila minutissima)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夜蛾科苔蘚夜蛾屬的動物。
9.蕊翅夜蛾亞科
蕊翅夜蛾亞科(學名:Stictopterinae),夜蛾科的一個亞科。
(1)齒蕊夜蛾屬
齒蕊夜蛾屬(學名:Odontodes)為夜蛾科的一個屬。
齒蕊夜蛾(學名:Odontodes aleuca)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夜蛾科齒蕊夜蛾屬的動物。
(2)蕊夜蛾屬
蕊夜蛾屬(學名:Stictoptera)為夜蛾科的一個屬。
蕊夜蛾(學名:Stictoptera cuculloides)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夜蛾科蕊夜蛾屬的動物。
(3)葉蕊夜蛾屬
葉蕊夜蛾屬(學名:Aegilia)是夜蛾科下的一個屬。
葉蕊夜蛾(學名:Aegilia describens)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夜蛾科葉蕊夜蛾屬的動物。
(4)脊蕊夜蛾屬
脊蕊夜蛾屬(學名:Lophoptera)為夜蛾科的一個屬。
背脊蕊夜蛾(學名:Lophoptera quadrinotata),鱗翅目夜蛾科。
①形態特征
體長10mm,翅展28mm。頭部、胸部與腹部黑棕色雜少許灰色,下胸白色;前翅黑棕雜紫灰及白色,基線與內線均黑色波浪形,后者兩側襯灰白色,劍紋與環紋黑色,由豎鱗組成,其內側白色,腎紋灰白色黑邊,外線雙線黑色,鋸齒形,線間白色,亞端線雙線黑色,兩線相距較寬,均襯白色,端線由一列黑白相間的點組成;后翅黑棕色。
②分布地域
湖南(湘東)、江西;印度,錫金,新加坡,沙撈越。
(5)窄蕊夜蛾屬
窄蕊夜蛾屬(學名:Gyrtona)為夜蛾科的一個屬。
白紋窄蕊夜蛾(學名:Gyrtona nama)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夜蛾科窄蕊夜蛾屬的動物。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