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問及如何加號時,他大方地表示:一般外地來的都會給加號,到時候告訴我,你給我了一個肉夾饃,我也不能白要。
這位主任名叫李強,平日里就是個直爽且熱心腸的人。那天,他結束了一上午忙碌的門診,饑腸轆轆,恰好一位患者前來咨詢加號的事,還帶了個肉夾饃。李強主任半開玩笑地說:“實在太餓了,能不能把這肉夾饃讓給我解解饞。”患者欣然答應,隨后便問起加號的事,就有了那番對話。
沒想到,這段醫(yī)患間有趣的互動被一旁的患者拍了下來,上傳到了網絡。視頻迅速走紅,網友們紛紛點贊李強主任的親民與實在。在大家印象中,大醫(yī)院的主任往往是嚴肅、高高在上的,而李強主任這種接地氣的行為,讓大家看到了醫(yī)生真實又可愛的一面。
視頻的傳播也讓更多患者知曉了李強主任。一時間,來找他加號的外地患者增多了。但李強主任并未食言,只要是確實有需要的外地患者,他都會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加號。他的診室常常到了下班時間還擠滿了患者,可他從不抱怨,總是耐心地為每一位患者診斷病情、解答疑問。
醫(yī)院里,同事們也對李強主任的做法稱贊有加。他用這種看似平常的舉動,打破了醫(yī)患之間可能存在的隔閡。有年輕醫(yī)生向他請教經驗,李強主任笑著說:“患者大老遠跑來,就是信任我們。咱多付出點時間,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解決大問題,這肉夾饃吃著也踏實。”
這件事對醫(yī)院的文化建設也產生了積極影響。醫(yī)院以此為契機,開展了一系列關于醫(yī)患溝通與人文關懷的培訓活動,鼓勵醫(yī)生們在嚴謹工作的同時,多與患者交流,拉近醫(yī)患距離。
而李強主任,依舊每天忙碌在門診和病房之間。他還是那個愛吃肉夾饃、愿意為患者加號的熱心醫(yī)生。他的走紅,不僅是因為那一段有趣的視頻,更是因為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yī)者仁心,讓患者感受到了醫(yī)療行業(yè)的溫暖與希望,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真正的好醫(yī)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