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過去的一秒,一百萬個皮膚細胞為你犧牲。
我們的免疫系統究竟是如何保護我們的呢?這要從第一個生命誕生說起。時間回到35億年前,某個泥坑里誕生了生命——最初的單細胞生物。
它們愛走捷徑,偷搶別人的生命能量。相比硬碰硬的吞噬,它們更擅長潛入其他細胞內部,安家落戶,慢慢蠶食。
這些看不見的怪物就是我們今天仍在對抗的病原體大軍,其種類多到離譜,各顯神通,如同電影《林中小屋》中怪物出籠的場面。
在病毒和細菌眼中,你是一個行走的人形終極兵器,因為體內藏著一支隱形軍隊,如血管網絡般遍布全身。
這支軍隊24小時無死角保護你,數百億免疫細胞在體內的免疫高速公路和血液中瘋狂巡邏,隨時準備開戰。皮膚表面還有數十億至上百億免疫細胞組成的銅墻鐵壁。
更夸張的是,你擁有101?種蛋白質武器,如智能地雷般自行組裝,精準獵殺病原體。
體內甚至還有“免疫大學”,專門教細胞識別敵人、學習作戰。免疫系統不是別的,正是你自身,是區分自己人與入侵者的最高防御指揮部。現在,讓我們進入微觀世界,一睹戰場。
每天數億個企圖啃食你身體的病毒細菌,如空降兵般無差別轟炸身體防線,每天身上發生上百萬次入侵戰爭,第一個戰場就是皮膚。
若你是一個皮膚細胞,便知這工作有多慘烈。皮膚是一生都在戰斗、不斷受損再生的超級英雄,其秘密武器極其硬核,一條死亡傳送帶。
皮膚細胞從基底層誕生,瘋狂克隆自己,新生細胞必須踏上不歸路,從內層拼命擠向表層戰場,越往外,離死亡越近。第二步是穿上鎧甲。
一路上細胞拼命生產角蛋白,將自己武裝得異常堅韌,隨后鎖死防線——生成細胞鉤子,與鄰居死死鎖在一起,形成堅固屏障。
接著噴上防水漆,它們制造板層小體,噴出脂質,在細胞縫隙涂上防水防滲膜衣,讓敵人無處可鉆。最后一步是自帶毒液。
這層膜含有防御素——天然殺菌劑。悲壯的結局是,在短短一毫米的征途中,新生細胞變為斯巴達戰士,最終脫水變平死亡。
每秒都有一百萬個細胞為你程序性死亡,其殘骸堆疊50層,形成皮膚最外層。
是否瞬間有些傷感?但請想想,無論你傷心、焦慮、熬夜,無數細胞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你而死。
連最勇猛的中性粒細胞都需定時批量自殺以控制風險。有些病原體自作聰明,長著鋒利鉤子,降落到皮膚上,即便勾住也無濟于事,皮膚設計本就是不斷脫落,直接將其甩飛。我們還會出汗,皮膚表面那層薄薄的酸性汗液與皮脂。
混合后,對細菌而言,這是滾燙的鹽堿荒漠與間歇噴毒的泉眼。即便如此,皮膚上仍住著40多種微生物,腋窩、臉、手等部位每平方厘米擠著百萬細菌,全身有益菌高達百億。
神奇的是,免疫系統能精準趕走反派,留下這些好鄰居。如何做到?目前科學界尚未完全解開,這絕對是未來諾獎級的問題!
皮膚是第一關,藏在體內的第二道防線是什么?是黏膜系統,其世界堪稱死亡沼澤王國。
腸道黏膜極難,營養要進、廢物要出,還要防敵人,因此寬容度必須極高。策略是將其變為微生物的死亡沼澤,我們的口腔、腸道。
肺、眼、鼻等部位都有粘液層,對細菌而言,如同陷進百米深水池。粘液含溶菌酶及餓死細菌的特殊物質,還能保護你不被自身攻擊(如胃酸腐蝕胃壁),且不同部位的粘液功能完全不同。
腸道上皮細胞真正強大,雖僅一個細胞厚,但連接極其緊密,對企圖鉆入的微生物絕不客氣。
固有層是三層武裝基地,其下藏著巨噬細胞、B細胞、樹突狀細胞,大軍隨時待命。
此處免疫反應很克制,會避免炎癥,因腸道炎癥會導致腹瀉。別小看腹瀉,它仍是重要死因,每年全球約50萬兒童因此死亡。
腸道巨噬細胞則是大胃王,吞噬細菌迅猛,但不會輕易釋放引發炎癥的求救信號。大家都謹小慎微,生怕傷到你寶貴的腸道。但樹突狀細胞如何精準識別危險細菌?這又是一個待解的諾獎謎題。
人體這臺復雜精密的超級儀器,為讓你健康自由地活著,細胞們真的在為你赴湯蹈火、前赴后繼。
看到這里,是否覺得該對自己好一點?致敬每一位沉默的細胞戰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