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在海王星之外發現了一個神秘天體,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是海王星公轉十圈的周期,這是一種前所未見的現象。這個被稱為2020 VN40的天體的軌道顯著傾斜,但它仍然以一種令人驚訝的、有節奏的模式與海王星保持著引力共振。
與其他已知的外海王星天體不同,VN40與太陽的最近距離在目視下與海王星的最近距離一致,盡管兩者在物理上并不接近。這種奇特的結構引發了關于外太陽系如何形成以及在遙遠的黑暗中可能隱藏著哪些其他軌道驚喜的新問題。
哈佛大學和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位于海王星遠方的罕見天體,它屬于一類被稱為“外海王星天體”的天體。它被命名為2020 VN40,是首個確認的海王星每繞太陽公轉十圈,便繞太陽一周的天體,這表明其軌道模式與這顆遙遠的行星同步。
這一異常運動有助于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外太陽系的動力學,以及這些遙遠區域的天體是如何到達那里的。這一發現也進一步證實了海王星引力可以暫時捕獲在太空中漂移的天體這一觀點。
“這是了解外太陽系的一大步,”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首席研究員羅斯瑪麗·派克說道。“這表明,即使是受海王星影響的非常遙遠的區域也可能存在天體,這為我們了解太陽系的演化提供了新的線索。”
該發現的詳細信息最近發表在美國天文學會同行評審出版物《行星科學雜志》上。
這一發現是由大傾角遠距離天體(LiDO)巡天項目發現的,該項目旨在搜尋外太陽系中的異常天體。該項目主要利用加拿大-法國-夏威夷望遠鏡進行巡天觀測,并利用雙子座天文臺和麥哲倫巴德望遠鏡進行補充觀測。
由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領導的天文學家團隊在海王星之外發現了一個罕見的天體,它屬于一類被稱為外海王星天體的天體,其運動與這顆巨行星同步。這幅圖展示了外太陽系起源巡天(Outer Solar System Origins Survey)中發現的所有天體的軌道。2020 VN40 的軌道是最厚的,與大多數天體的軌道相比,其軌道向上和向左傾斜。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則為白色圓圈。圖片來源:Rosemary Pike, CfA
這項調查的目的是尋找軌道遠遠超出地球繞太陽運行軌道平面的天體,這是太陽系外層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一部分。
LiDO團隊核心成員薩曼莎·勞勒博士(里賈納大學)表示:“了解太陽系中有多少小天體存在于這些非常巨大、傾斜度極高的軌道上,真是令人著迷。” 該天體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地球與太陽距離的140倍,并且沿著一條非常傾斜的軌道繞太陽系運行。
2020 VN40 更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相對于海王星的運行軌跡。大多數軌道長度與海王星軌道長度呈簡單比例的天體,在海王星遠離太陽時總是距離太陽最近。相比之下,如果從太陽系上方觀察 2020 VN40 的位置,當海王星非常接近太陽時,它們距離太陽最近。
2020 VN40 軌道的傾斜意味著這些天體實際上并不靠近太陽,因為 2020 VN40 實際上位于太陽系下方很遠的地方——只有在地圖上平鋪時,它們才會顯得很近。所有其他已知的共振海王星外天體的軌道都使得它們在最接近太陽時,即使在平鋪視圖中,也會避開這種排列方式。
“這種新的運動就像在一首我們自以為熟悉的歌曲中發現了一個隱藏的節奏,”該研究的合著者、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的露絲·默里-克萊說道。“它可能會改變我們對遠處物體運動方式的思考。”
這些發現表明,高傾斜軌道可能導致新的、意想不到的運動類型。LiDO巡天已經發現了超過140個遙遠天體,預計未來的巡天還會有更多發現。借助維拉·C·魯賓天文臺等望遠鏡,科學家們希望發現更多像2020 VN40這樣的天體。
“這只是一個開始,”行星科學研究所的凱瑟琳·沃爾克說。“我們正在為了解太陽系的過去打開一扇新的窗戶。”
編譯自/scitechdail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