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總理剛對華立下保證,不會干涉統一大業,就在此時,澳反對黨就呼吁為臺灣地區“出頭”,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澳總理阿爾巴尼斯
就在7月15日,澳總理阿爾巴尼斯還在北京與中方進行友好會面,當著中方的面,在中方關切的核心利益上做出保證,承諾將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可偏偏澳大利亞反對黨不這么想,非要“唱反調”。
當天,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影子國防部長泰勒在采訪節目里大放厥詞,呼吁澳政府對所謂臺灣地區的“安全”作出承諾。
他甚至聲稱要與盟國共同以威懾的手段維護臺灣地區所謂的“和平”,還揚言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做好“行動準備”,實在荒謬。
這一言論無疑是對中國核心利益的嚴重挑釁,也是對澳總理訪華成果的公然破壞。
有意思的是,泰勒在呼吁為臺灣地區“出頭”的同時,也不忘同步敦促政府響應美方的軍費要求。
很大程度上,這一事件的導火索,要從美方近期的施壓說起。
澳大利亞影子國防部長泰勒
就在前幾天,美方就拿臺灣問題對澳大利亞施壓,要讓澳方做出明確表態,如果臺海爆發了沖突,它將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
美方此舉意圖十分明顯,就是想拉盟友為其霸權行徑“背書”,面對美國的無理要求,澳大利亞政府的態度還算清醒。
當時,澳國防工業部長明確表示,澳方將拒絕任何美國要求其參與對華“假設性”沖突的請求,不會提前作出任何承諾,強調主權是優先考量。
阿爾巴尼斯在面對記者追問時,也拒絕回應相關問題,暗示美國自身對臺海沖突抱持“戰略模糊”立場,卻要求其他國家明確表態,這種做法并不合理。
然而,澳反對黨卻像是沒聽到政府的聲音一樣,非要逆流而上,泰勒此番言論,看似是個人的“激進主張”,實則背后有著復雜的政治動機。
一方面,這可能是澳反對黨為了迎合美國,在美國面前刷存在感。
美國長期以來在亞太地區推行霸權主義,澳大利亞部分政客為了討好美國,不惜犧牲國家利益,妄圖通過在涉華問題上強硬表態來換取美國的支持與青睞。
另一方面,這也可能是澳反對黨出于國內政治斗爭的需要。
阿爾巴尼斯政府在改善對華關系上取得了一定成果,而反對黨為了削弱政府影響力,故意制造事端,在臺灣問題上挑起爭議,給政府添堵。
值得注意的是,澳總理在北京與中方敲定了自貿協定相關諒解備忘錄,為兩國經貿合作按下“加速鍵”,在這個節骨眼上,反對黨偏要在敏感議題上制造波瀾,意味不言而喻。
這種將外交議題工具化的操作,本質上是把黨派利益置于國家整體利益之上,對中澳經貿關系的重要性缺乏長遠眼光,被意識形態偏見裹挾,認為“緊跟美國”比發展對華務實合作更重要。
不過,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從來不在別人的棋盤上。希望澳政府能守住清醒,珍惜來之不易的合作成果,別讓短期政治算計把國家推向風險邊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