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A股、港股集體上漲,醫藥板塊開盤回調后持續回升。
相關ETF方面,截至發稿,生物醫藥ETF(159859)跌幅收窄至0.50%,成交額超6800萬元,盤中實時凈申購超5200萬份,成分股中,特寶生物、博雅生物、藥明康德漲幅居前;創新藥ETF天弘(517380)跌幅收窄至1.33%,成交額近2000萬元,成分股中,貝達藥業、藥明聯合、奧賽康等股漲幅居前;醫療設備ETF(159873)漲0.34%,盤中實時成交額暫居同標的深市產品第一,成分股中,賽諾醫療漲超8%,山外山、春立醫療漲超4%。
創新藥ETF天弘(517380)是全市場規模最大的橫跨滬深港三地的創新藥ETF,且是全市場唯一一只跟蹤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指數的ETF產品,該指數實現了A股+港股、創新藥+CXO全面覆蓋。據Wind最新數據,恒生滬深港創新藥50指數前十大成分股累計權重近60%,包含信達生物、百濟神州、藥明生物等A股稀缺優質標的。創新藥ETF天弘(517380)還配置了場外聯接基金(A類:014564,C類:014565)。
生物醫藥ETF(159859)緊密跟蹤國證生物醫藥指數。截至7月16日,據Wind金融終端,生物醫藥ETF(159859)產品規模暫居同標的第一。該ETF還配備了聯接基金(A:011040,C:011041)。
醫療設備ETF(159873)緊密跟蹤中證醫療保健指數。據Wind金融終端,醫療設備ETF(159873)行業分布中醫療保健板塊占99.3%。
消息面上,據國家醫療保障局網站,近期,國家醫保局召開醫保支持創新藥械系列座談會第一場。20余家醫藥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的代表圍繞“對創新藥械開展醫保綜合價值評價”等議題深入交流,并提出意見建議。
西南證券指出,2025上半年A股、港股醫藥生物指數漲幅居前,大幅跑贏大盤。2025年初以來(截至20250706),A股醫藥生物指數上漲10.10%,跑贏滬深300指數8.90個百分點,行業漲跌幅排名第4,迎來2021年以來的拐點;恒生醫療保健、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分別上漲54.1%、61.7%,大幅跑贏恒生指數。
平安證券表示,中國創新藥企正在用類似Deepseek的路徑重塑全球醫藥創新格局,即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創造相同甚至更好的創新成果,這主要體現在海外MNC爭相搶購中國創新資產。同時部分創新藥已在全球市場取得商業化突破,國產創新藥已有超10億美元收入的產品。國內藥企的競爭以及政策的利好也加速了創新藥行業量變到質變的積累。我們認為在(1)創新藥BD熱潮持續;(2)商業化迎來突破;(3)支持政策持續加碼,以上三點驅動因素下,創新藥行業長期向好。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