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流放令”震動基輔。美國傳奇調查記者西摩·赫什拋出重磅爆料:特朗普政府正秘密策劃烏克蘭政權更迭,若澤連斯基拒絕下臺,將被強制驅逐出境。而內定的接替者,正是被普京公開稱贊“支持率碾壓澤連斯基”的前烏軍總司令——瓦列里·扎盧日內。
01 風暴中心的接替者,普京親自“認證”的對手
扎盧日內的名字在國際舞臺早已擲地有聲。這位曾被澤連斯基解職的烏軍前總司令,如今擔任駐英國大使,卻在民調中悄然反超現任總統。基輔社會學研究所數據顯示,澤連斯基支持率已跌至49%-57%,而扎盧日內以近乎翻倍的優勢成為民眾最信任的政治人物。
左為澤連斯基,右為扎盧日內
普京的“點名”更添戲劇性。俄烏沖突三周年之際,他公開宣稱:“澤連斯基支持率只有扎盧日內一半,根本沒機會贏得新選舉。”盡管扎盧日內對總統職位態度曖昧,僅表示“先救國再考慮其他”,華盛頓卻視其為最符合美國利益的掌舵人。
02 澤連斯基的絕境,三面崩塌的困局
戰場潰敗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俄軍7月發動“閃電戰2.0”,在蘇姆基-康斯坦丁諾夫卡形成16公里包圍圈,全力絞殺烏軍補給線。僅7月19日一天,烏軍就損失1195名士兵,相當于一個整編旅灰飛煙滅。更諷刺的是,烏軍宣稱的“79.8%無人機攔截率”遭美智庫戳穿——6月俄軍479架無人機突襲中,超半數突破防線。
西方支持正加速蒸發。歐洲承諾的500億歐元軍援僅到位不足三成,美國提供的31輛M1A1坦克僅剩4輛可用。德國防長甚至公開抱怨:“烏克蘭正在榨干北約武器庫!”與此同時,澤連斯基以戒嚴令延續權力的做法,引發國內“威權主義”指控,政治合法性如沙堡般崩塌。
03 特朗普的豪賭,50天倒計時的生死牌
這場政變謀劃與特朗普的“50天最后通牒”形成致命巧合。7月14日,特朗普向北約下達死命令:若9月2日前俄烏未?;?,美國將對所有俄商品征收100%關稅。然而當澤連斯基拒絕在領土問題上妥協,特朗普的耐心徹底耗盡。據赫什披露,特朗普對澤連斯基身穿軍裝訪美極度不滿,認定其是停火障礙。
深層利益浮出水面。美國資本早已盯上烏克蘭的鋰礦、鈦礦等戰略資源,貝萊德集團卻因戰火不休關閉“烏克蘭重建基金”。軍火商與礦業巨頭共同施壓,要求盡快打開投資通道。對特朗普而言,結束戰爭既能兌現競選承諾,又能為美國資本鋪路,更可借機羞辱歐洲——德國防長被迫支付援烏武器費用,法意等國則怒斥“過度介入恐引發世界大戰”。
04 最后的掙扎,權力木馬的荒唐戲
感知到危機的澤連斯基發起絕望反擊。7月17日,他突然改組內閣:經濟學家什梅加爾調任防長,原防長烏梅羅夫被“流放”美國當大使。這場被前線士兵嘲諷為“讓廚子開坦克”的鬧劇,暴露政權內外交困。更戲劇性的是,曾發誓“戰至最后一人”的澤連斯基,竟在7月19日主動向俄羅斯求和,緊急提議“下周舉行第三輪談判”。
克里姆林宮卻以勝利者姿態開出條件:承認俄控克里米亞及烏東四州、去軍事化、去納粹化。而特朗普的終極殺招已然就緒——若澤連斯基拒絕體面退場,華盛頓可能授權中情局實施武力驅逐。
當澤連斯基從“戰時英雄”淪為“談判障礙”,烏克蘭的命運已不在基輔手中。白宮與克里姆林宮的密室談判正繞過烏克蘭進行,沙特吉達的美俄會談甚至拒絕烏方代表入場。特朗普的“流放計劃”如同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每位東歐領導人頭頂——今日的澤連斯基,或許是明日任何“不聽話者”的鏡鑒。
大國博弈的棋盤上,所謂主權國家,不過是一枚隨時可棄的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