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年的時間里,美系品牌還可以與法系、韓系等品牌聯合起來,與聲量如日中天的德系、日系抗衡一番,可今時今日,美系品牌被市場邊緣化的比比皆是。其中雪佛蘭的市場表現可以用“每況愈下”來形容,從原來穩居下沉市場的頭部梯隊,掉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也許有人認為雪佛蘭要比現代、起亞的表現好一些,其實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現在猶記得當時雪佛蘭有款名為“探界者”的中型SUV被一眾年輕家庭用戶追捧,夸贊其既有操控性又有空間舒適性,而如今呢,2025年6月份僅售出104輛,國內賣不動所以關掉了很多4S店,基本處于停產狀態。那么是什么繼續驅動著一批新的用戶選擇這款車呢?答案和庫存車價格親民,以及通用旗下品牌服務網點眾多,車型所用零配件與通用旗下多款車型同款,后期的維護可靠性和便利性良好等有關。
作為了解,第三代雪佛蘭探界者進入國內市場以后,曾引起市場的一片火熱關注,畢竟在當年美國市場上,這款車的年銷量穩定在20萬輛以上,是能夠與本田CR-V、豐田RAV4榮放等知名日系車型同臺競技的一款熱門家用SUV。前期車型進入中國后,憑借1.5T/2.0T+9AT動力組合以及低價策略,曾快速躋身“月銷過萬俱樂部”,但后續因產品迭代速度遲緩,品牌力下滑,出現了銷量逐年走低的情形。
那么,有個問題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是什么讓雪佛蘭探界者遇冷呢?當然,排在首位的原因離不開雪佛蘭品牌在華市場的整體“戰術沉默”影響,而排在其后的自然是產品競爭力掉隊而引發的口碑信任危機。重點來看現款在售的探界者產品力表現。
先從動力來說,雪佛蘭探界者直到今天仍在使用上一代動力總成,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69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匹配6AT變速箱,官方0-100km/h加速用時10.2秒,WLTC綜合油耗7.4L/100km,這是一種什么性能概念呢?
作為對照,現在終端價格優惠到8萬以內的捷達VS5,配上了被大眾主流梯隊產品淘汰掉的1.4T+6AT(92#汽油版)動力,官方0-100km/h加速用時10秒,WLTC綜合油耗7.08L/100km。通過對照不難看出,在經濟性、動力性等方面,雪佛蘭這套1.5T動力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挑剔的年輕消費群體購車需求,要知道同等價位條件下,零跑C10、深藍S05、比亞迪宋PLUS、吉利銀河星艦7 EM-i任何一款車型都有更匹配當前用車場景的動力性、經濟性表現。
不止于此,在過往一段時間內,雪佛蘭探界者這款車的質量穩定性并沒有受到市場認可,無論是低配車型配置簡陋、內飾異響等問題,還是二手車保值率低的影響,這些都在潛移默化中削弱了探界者的市場競爭力。當然要說優點,探界者的底盤調校是個亮點,懸架支撐性強, 操控穩定性較好,適合多種路況駕駛,同時承襲于凱迪拉克的賽道基因,這款車的轉向手感沉穩扎實,底盤有厚重感,高速行駛不發飄,同時車身循跡性精準靈活,符合年輕消費群體對運動操控駕駛體驗的購車需求。
而在外觀方面,前幾年探界者的設計確實“獨領風騷”,標志性的上下雙層蜂窩狀進氣格柵與細長的LED燈組呼應,輔以前傾的引擎蓋造型設計,營造出了俯沖式運動效果。車身側面的比例協調,4646mm的車身長度適配2725mm軸距,軸長比舒展,外加前傾的C柱和隱藏式D柱設計,進一步拉伸了外觀的辨識度。車尾的設計個性化突出,2.0T車型采用RS賽道化設計,外后視鏡、輪圈采用熏黑處理,尾部換裝雙邊四出排氣,顏值吸睛。
不過,目光轉向車內便會發現,有點過于傳統的感覺。整個座艙采用環抱式飛翼布局,中控屏尺寸不大但勝在做工精致,屏幕下方還保留了一些常用的功能按鍵,按鍵按壓反饋手感緊致柔韌,盲操便利性很好,同時儀表采用雙炮筒設計,數據易讀性直觀,方向盤握持手感也較為扎實,總體上是一個實用取向的內飾設計,談不上什么高級感,但符合家庭需求。
結語
總的來看,雪佛蘭探界者之所以市場競爭力下滑,主要原因還是受限于品牌弱勢、外觀內飾設計落后、保值率低、油耗爭議等問題,而且當前國內市場上新能源車大行其道,價格競爭打破了合資品牌原有的價值體系,這對于長期關注品牌、體驗、維護便利性的用戶來說,探界者除非在品牌形象、新能源技術方面得以改進,否則很難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