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日,安徽省委政法委組織開展全省政法機關先進典型集中采訪活動,邀請新聞媒體記者對滁州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主任馮祝苗的典型事跡進行了集中采訪。現將已經刊發的報道予以轉推。
央廣網滁州7月14日消息(記者張琳琳 實習生張寧)她是同事眼中“下班總是走得很晚”的實干家,是婦聯工作者心中“對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異常堅定”的守護者,是學生們記憶里“用有趣課堂播撒法治種子”的引路人。
從檢16年,滁州市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主任馮祝苗以慈母般的溫情為未成年人撐起法治晴空,用求極致的工匠之心雕琢每一起案件,更憑“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擔當推動社會進步。這位“全省檢察機關公訴標兵”“全省優秀辦案檢察官”始終將熱愛融入血脈,在檢察崗位上奮力書寫著自己的答卷。
馮祝苗進校園普法(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用心“護苗”的“未檢媽媽”
“當好潛心‘護苗’的‘未檢媽媽’。”這是馮祝苗對自己做出的承諾。
在擔任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主任期間,馮祝苗深耕未檢領域,帶領團隊傾心打造了“助苗護未”這一工作品牌,用法治為萬千未成年人的青春保駕護航。如今,這個以她名字諧音命名的黨建品牌已經入選了全省基層黨組織“一支部一品牌”百優案例。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隱蔽性一直是司法實踐中的難題。“傷害在暗處滋生,我們必須點亮預警燈。”2023年,馮祝苗敏銳地抓住醫護人員診療這一關鍵環節,帶領團隊打通衛健、公安、教育數據壁壘,創建了醫療系統強制報告大數據檢察監督模型。通過設置“14歲以下妊娠”等關鍵詞,系統自動篩查異常診療記錄。
“有位醫生深夜發現女孩身上有可疑痕跡,及時報告后,我們順藤摸瓜救下了被繼父長期性侵的孩子。”馮祝苗回憶道。
為了讓強制報告制度深入人心,她帶領未檢團隊走進學校、醫院以及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單位,開展專題強制報告制度法治宣講85場次。此后,全市醫療、教育等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從業人員主動報告線索從0條增長至數十條。
在前端預防上,馮祝苗同樣傾注心血。
她通宵打磨課件,用寓教于樂的方式給學生們講法治課,已經連續5年為安徽省滁州中學的新生開辦講座,不少學生受她影響,也立志要從事法律工作。2021年12月,她帶領的滁州市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獲評“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她主創制作的未檢微動漫《小未的未來》榮獲全國檢察機關微動漫十佳作品獎。
“馮祝苗非常有愛心,在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方面非常堅定,她的普法課堂很有親和力,總能讓孩子們積極參與。”跟馮祝苗在一起工作了2年多的滁州市婦聯副主席楊楊表示。
辦理一案 治理一片
“辦理一案,更要治理一片”,這是馮祝苗始終秉持的理念。從檢多年來,她一直堅持從案件中發現社會治理漏洞,通過精準監督推動問題解決。
2022年,未成年人文身受害者小林伸出布滿猙獰圖案的手臂:“我現在很后悔,當初不應該去文身,給我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很多用人單位看到我的文身都不愿意聘用我。”看到小林因滿臂文身遭遇就業困境,馮祝苗迅速展開行動,帶領市縣兩級檢察院固定了30余份證據,對三家美容館提起訴訟,這也是滁州市首次就未成年人文身問題提起的民事公益訴訟。
在馮祝苗看來,庭審現場發放的《文身危害警示冊》以及法院判決后經營者“再不為未成年人文身”的承諾還遠遠不夠。為了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馮祝苗協同相關部門,推動對全市文身機構實行“一戶一冊”清單式管理,同步排查美容院、按摩店、化妝品店等存在的超范圍經營情況,督促文身經營戶在經營范圍明確標注“不面向未成年人”。同時建立文身人員登記、年齡核實、風險告知等管理制度,線上線下一體化開展專項督導。該案最終獲評“2023年度全國檢察機關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優秀案例”。
2024年,針對酒吧違規接納未成年人引發的一系列犯罪問題,馮祝苗耗時半年調研,四易其稿形成分析報告,兩次征集部門意見,最終推動市政府婦兒工委等出臺《關于明確酒吧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管理職責有關問題的意見》。
“她總能在案件背后深挖原因,站在檢察機關的視角推動各部門形成合力。”滁州市檢察院刑事檢察部主任楊松如此評價。
案件真相就藏在細節里
“要注重每一處細節,案件真相就藏在細節里”,這是馮祝苗從檢16年的深刻感悟。
在2023年湯某故意殺人案中,面對嫌疑人“沒有看到攔在車前的被害人,沒有聽到被害人制止聲”的辯解,馮祝苗凌晨5點趕赴高速收費站,在完全模擬事故發生現場的基礎上與公安人員再次進行偵查實驗,以扎實的細節證據戳穿謊言,最終使兇手得到應有懲處。當死刑判決下達,被害人父親顫抖的感謝電話讓她更加堅信:“法律的嚴懲,是讓逝者安息,讓生者釋懷。”
在一件跨度近30年的陳年命案中,面對無目擊證人、無關鍵物證的困境,馮祝苗對全案證據逐一甄別,列出詳細補充偵查提綱,最終形成閉合證據鏈,成功查明了嫌疑人的犯罪事實,身負三條人命的兇手終在法庭認罪。該案件也入選了全省觀摩庭,成為陳年命案辦理的典型示范。
從檢至今,馮祝苗始終初心不改、使命不怠。她一直自覺踐行“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基本價值追求,用求極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心對待案件,在辦理的約500件二審刑事案件中,無一起錯案,更無違紀違法投訴。
角色轉換 書寫全新答卷
2025年3月,馮祝苗調任第七檢察部主任,負責案件管理和法律政策研究工作,這對習慣了辦理具體案件的她而言是全新挑戰:“以前更多關注的是具體案件的辦理,在未檢方面下功夫比較多,現在就需要著眼全局,對各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研判。”
四個月內,她迅速完成角色轉變,不僅廓清了工作思路,還推出了“清流案評”講評會,出臺了一系列如評查操作規程、貫徹落實一體抓實三個管理的實施方案、一體化三無管理任務清單等制度舉措,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狀態,為后面的工作扎實了基礎。
談及馮祝苗為何能這么快速就將辦案經歷有效轉變為管理經驗,滁州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雍自明這樣評價:“我覺得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她善于思考,目標導向思考能力很強;二是任勞任怨,一直都親力親為,沖在一線。”
從辦案檢察官到復合型管理人才,馮祝苗的成長軌跡里始終不變的是對檢察事業的熱愛與擔當。這份熱愛,讓她懷孕臨近生產時仍奔走于看守所提審;讓她對案件中的未成年人牽腸掛肚,常常半夜輾轉反側;讓她在辦案之余仍筆耕不輟,參與省級課題研究,入選全國重罪檢察調研理論人才庫、全省檢察調研骨干人才庫。
“公訴人的崗位有很多苦累,但也充滿成就感。”馮祝苗說:“每當看到案件得到公正處理,被害人得到撫慰,就覺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第9033期
安徽檢察新媒體出品
終審丨吳貽伙 二審 丨吳熒
來源丨央廣網
編輯丨李昂
投稿郵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