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籃亞洲杯終于落下帷幕,澳大利亞和日本鏖戰到最后一刻才分出冠軍,中國女籃則靠一場35分的大勝拿下季軍,整體排名一出爐,場內場外的爭議和情緒也隨之爆發,這屆亞洲杯的結局,既有意料之中的強隊穩健,也不乏讓人心頭一緊的意外,尤其是冠軍爭奪戰的過程,堪稱本屆賽事最大看點
先說中國女籃這一場季軍爭奪戰,賽前多少還有點心理落差,畢竟大家都希望中國能夠站上決賽舞臺,結果只能和韓國拼三四名,多少讓人覺得不甘,可球場上的冷靜和執行力,顯然比情緒來得更扎實,首節一開局中國女籃直接打出13-2,氣勢拉滿,韓國雖然也試圖追分,但中國姑娘們連續送出14-0的攻勢,基本把比賽提前打進垃圾時間,這種場面說難看其實不至于,反倒是能看出中國隊調整速度和抗壓能力都在線,尤其是王思雨,攻防兩端都很有存在感,19分7籃板7助攻的數據絕對夠硬核,張子宇和韓旭也穩定輸出,整體感覺就是該拿下的比賽絕不手軟,至于李緣手感冰涼,3中0這種數據放在大勝背景下,也算能被容忍,換句話說,這場球中國女籃把該做的都做到了,贏球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到底差在了哪一步,才沒能進決賽
再看澳大利亞和日本的冠軍之戰,這場戲劇性拉滿的對決,說是亞洲杯最精彩也不過分,開局雙方就對噴,福勒和喬治的突破、三分直接拉開局面,田中心連得5分又喂出助攻,日本咬住比分,但澳大利亞一波11-2把分差拉開,這一節日本20-29落后,看著像是澳大利亞要提前帶走比賽,結果第二節日本外線打不開,田中心靠突破苦撐,澳大利亞里德手感發燙、伍茲又打成2+1,領先一度來到16分,說白了日本女籃這邊靠一個核心死撐,澳大利亞則是多點開花,半場結束日本還落后11分,到了下半場,田中心被對手重點照顧,得分開始吃力,但日本這幫隊友終于給力,三分球連中,硬生生把分差追了回來,末節日本一波11-0,直接把比分抹平,73平之后,氣氛已經炸鍋,所有人都以為日本能翻盤,這時候澳大利亞的里德和威爾遜站了出來,一個三分一個突破,連續得分一波15-5直接鎖死懸念,說到底,冠軍球的底蘊還是澳大利亞更厚一點,這場比賽跌宕起伏,田中心21分6籃板9助攻是真的強,可架不住對面最后階段手感爆棚,宮澤夕貴18分8籃板、高田真希14分6籃板的數據也都很有含金量,澳大利亞這邊福勒、里德、威爾遜、奧庫索都能站出來,奪冠也算實至名歸
問題來了,亞洲杯每年都能掀起一波輿論熱潮,今年中國女籃只拿到第三,外界的爭議和失落其實比以往都要大,這里面既有對陣容磨合、戰術調整的質疑,也有對球員臨場表現的討論,尤其在輸給日本之后,網上的“擺爛“該換人之聲不絕于耳,但如果把鏡頭拉長一點,你會發現中國女籃的整體實力還是在亞洲頂級行列,只是目前和澳日兩隊在球風、臨場應變上確實有差距,這次亞洲杯讓人看清了現實,也留下了不少懸念,比如中國隊的攻擊點還不夠多元、遇到防守壓力容易卡殼,關鍵時刻需要有人能站出來破局,這些問題不解決,到了更高級別的比賽還是會吃虧
當然,也有人說中國女籃這次拿第三是“意料之中,但你真看了比賽就知道,姑娘們的拼勁和調整能力一直都沒掉線,和日本、澳大利亞這種強隊相比,差的不是上限而是臨場細節,比如關鍵回合的選擇、對抗強度下的穩定性,這些東西靠一年半載很難補齊,但至少這屆亞洲杯給中國隊提了個醒,想要重回巔峰,得有更多能一錘定音的人才行
至于亞洲杯的整體排名,澳大利亞、日本、中國、韓國、新西蘭、菲律賓、黎巴嫩分列前七,印尼墊底降級,這個結果看似合理,背后其實是亞洲女籃整體格局的縮影,澳日中三國依然形成第一集團,韓國、新西蘭緊隨其后,菲律賓、黎巴嫩等隊還在追趕,印尼則暫時掉隊,這種分層格局短期內很難改變,真正的變量只能看各隊后續青訓和歸化進展,尤其是中國女籃,未來兩三年是窗口期,能否補強陣容、完善體系,直接決定能不能重回亞洲巔峰
最后說一句,亞洲杯結束了,爭議和討論還會繼續,球迷的期待值也不會降低,對中國女籃來說,贏了韓國不是終點,錯失決賽才是新的起點,接下來是總結問題、查漏補缺、備戰下一個周期,想要在亞洲女籃格局里繼續叫板澳大利亞和日本,除了埋頭苦練,還得在關鍵時刻多點“狠勁兒,把比賽打得更有信心、更有底氣,畢竟,真正的強隊不僅要能贏下該贏的,還得在最難的時候咬牙頂住,這屆亞洲杯就是最好的證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