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中,胡宗南數十萬部隊進攻延安,到頭來卻一無所獲,最后一步一步兵敗到了西昌,本來是讓胡宗南在大陸戰死的,以彰顯黃埔精神,后來別人勸說,讓胡宗南這樣的大將在大陸被俘,也不是光彩的事情,于是1950年3月,派飛機把胡宗南從西昌接到了臺灣。
到了臺灣后,1950年4月,46名監察委聯名要彈劾胡宗南通共,這個通共的罪名是很敏感很嚴重的,李玉堂因為通共,沒有足夠的證據也被秘密處死,但是,老蔣出面,108名委員聯名擔保,胡宗南逃過了被戴上通共的帽子。
雖然胡宗南沒有被定罪為通共,但隨后的時間,也沒有獲得重用,直到1962年因心臟病去世。在臺灣,胡宗南是共諜臥底的說法從來沒有斷過,有一個出版社要出一本書,來證明胡宗南是共諜臥底,胡宗南的兒子出面威脅說:沒出版這本書我們是朋友,如果你出版了就是我的仇人。
但是,隨后的尷尬就是,如果說胡宗南是臥底,那么他在大陸圍剿陜北那些仗都能說得過去,如果非得拿掉胡宗南是臥底的帽子,那么他在大陸上的軍事行動,就難以有合理的解釋了。
胡宗南畢業于黃埔一期,他入學時年齡比較大,也是所有黃埔學員中升職最快的,向來有“天子第一門生”之說,胡宗南帶的部隊被稱為天下第一軍,抗日戰爭期間,美國援助的武器第一時間補充給胡宗南的部隊,把胡宗南調到陜西一帶駐防,以達到圍堵陜北的布局。解放戰爭中,胡宗南以十多倍的兵力閃擊延安,拿下延安城后,什么也沒有得到,向記者展示俘虜還得找人扮演。而隨后,胡宗南的部隊卻被十分之一兵力的西北野戰軍接連在青化砭、羊馬河等地擊敗,沒有控制住西北的戰事,后來才一步一步地敗到了大西南。
胡宗南的這種戰績,確實無法解釋,一個公開比較認可的解釋是胡宗南的秘書熊向暉是臥底,有一個熊向暉還倒罷了,被稱為后“龍潭三杰”的三個人都在胡宗南的部下工作當臥底,他們分別是熊向暉、陳忠經、申健,陳忠經負責發展基層人員,申健負責監視特務。后來,這三個人的上線,也就是一個叫王石堅的人,被俘后叛變了,肯定是供出了這三個人,而胡宗南都不作為。后來熊向暉問周恩來說,胡宗南肯定知道他的身份,為什么沒有抓他。周恩說:胡宗南怕逃不過干系。
就憑這一點,就值得玩味了,后“龍潭三杰”中的熊向暉是胡宗南的貼身副官,深得信任,情景應該像極了電視劇《潛伏》中的余則成和站長,大家看過電視劇后,根據情節推斷,說吳站長肯定是臥底,才讓余則成活到了電視劇結束。電視劇里是這樣,現實中的胡宗南真的看不出來熊向暉的真實身份嗎?唯一能解釋的就是胡宗南就是電視劇里的吳站長。
在1937年前后,蔣鼎文和胡宗南的部隊都在陜西一帶,八路軍中有一位被南京授予中將軍銜的高級參議,名字叫宣俠父,他既是黃埔一期的學生,也是浙江人,與蔣鼎文和胡宗南都是老鄉,這三個人聯系比較密切,宣俠父的任務就是在他們中間做統戰工作,宣俠父給上面匯報說,胡宗南有抗戰的決心,可以做工作,胡宗南給老蔣匯報說可以把宣俠父爭取過來。胡宗南從徐州帶兵赴淞滬戰場的時候,還請宣俠父從西安趕到徐州去做動員,對部隊的士氣影響比較大。后來老蔣要暗殺宣俠父,是密令蔣鼎文執行的暗殺行動,而不是讓聯系更密切更方便的胡宗南,這里面可能有問題,從胡宗南和宣俠父交往的密切程度上來推測,宣俠父會不會爭取到了胡宗南呢?
熊向暉是1937年5月進入胡宗南的部隊工作的,而這時候的宣俠父與胡宗南交往甚密。從史料上來看,熊向暉與受周恩來直接領導,而宣俠父又與周恩來有工作聯系,宣俠父還曾經在上海作為特科的負責人之一,這些事情,隨著宣俠父在1938年7月31日被暗殺了,我們也只能從蛛絲馬跡中推測了。
還有一件事,1947年胡宗南到了南京,參加關于攻打延安的軍事會議,當時南京方面提出軍隊國家化,指揮權交給國防部,胡宗南被單獨密授旨意:以后有什么意見,與參謀次長劉斐直接商量。而這個劉斐恰恰又是臥底,為什么那么多當臥底的人都與胡宗南有聯系呢?而好多次軍統要進入胡宗南的部隊行動,都被胡宗南擋了,而監視特務動向的,正是申健,這些事情聯系起來,就十分耐人尋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